期刊导读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临床医师:《答疑周刊》第20期

  【内科学】问题: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

  A.反复穿刺抽胸水

  B.胸腔内注人氢化考的松

  C.胸腔闭式引流

  D.胸腔内注人抗结核药物

  E.全身使用2种以上抗结核药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可以胸腔内注人抗结核药物吗?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原则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穿刺抽液不但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肺及心、血管的受压,改善呼吸,更重要的是可防止纤维蛋白沉着和胸膜增厚,免使肺功能遭受损害。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且能使被压迫的肺脏迅速扩张。大医学教育网原创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每次抽液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ml,过快、过多抽液使胸腔压力骤降,可发生肺水肿及循环障碍。在一般情况下,胸腔内不必注入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机体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使毒性症状很快减退,胸液迅速吸收,且后遗胸膜粘连、增厚的机会也减少。但也可发生一些副作用,尚可引起结核播散。因此,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根除病因即全身抗结核治疗。

  【外科学】低渗性缺水引起体液容量的变化为

  A.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血浆减少为主

  B.只有血浆减少

  C.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组织间液减少为主

  D.只有组织间液减少

  E.以血液浓缩为主

  为什么?谢谢!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的代偿机制表现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从而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这样会使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于是细胞间液进医学教育网原创入血液循环,以部分地补偿血容量。机体为避免循环血量的再减少,将不再顾及渗透压的维持,启动肾素-醛固酮系统,使肾减少排钠,增加CL和水的再吸收。若缺水使血容量下降,则会刺激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使水再吸收增加,出现少尿。如血容量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无法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

  【外科学】某病人诊断吸人性肺脓肿,经足量多种抗生素治疗4个月,仍有发热,咳脓痰,胸片示空洞壁增厚,周围有明显纤维条索影。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更换广谱抗生素+灭滴灵

  B.体位引流+气管内滴人抗生素

  C.手术切除

  D.纤支镜吸脓引流及局部注药

  E.局部穿刺,脓肿腔内注药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题中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肺脓肿的手术适应症医学教育网原创:

  1.肺脓肿经内科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脓腔仍不缩小,感染不能控制或反复发作;

  2.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及生命时;

  3.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和冲洗疗效不佳者;

  4.支气管阻塞疑为支气管肺癌致引流不畅的肺脓肿。

  【外科学】肾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血尿脓尿

  B.尿频尿急尿痛

  C.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D.肾区疼痛

  E.肾区包块

  为什么?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见下。下述内容引自教材。

  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表现:

  1.尿频:无痛性尿频是泌尿系统结核最为突出的症状,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初期表现为夜尿增多,以后逐渐转变为全天性,呈进行性加重,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尿频在早期是由上尿路含有结核菌和坏死物质的尿液刺激膀胱粘膜所致,以后则系膀胱自身结核病变引起。病变广泛或合并非特异性感染时,医学教育网原创亦可伴尿急、尿痛和耻骨上区痛,表现为典型的膀胱刺激症状。若输尿管完全闭塞造成“肾自截”,上述症状可好转乃至消失。晚期出现膀胱挛缩时尿频最为严重,因膀胱容量仅为数十毫升,病人每日排尿可达数十次至百余次,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2.脓尿。

  3.血尿。

  4.腰痛。

  5.全身症状。

  【病理学】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是:

  A.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

  B.心肌细胞溶解,问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

  C.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纤维化

  D.心肌细胞坏死,呈灶状分布

  E.心肌细胞变性,心内膜纤维性增厚

  谢谢,请解释?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回答第一个提问: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是:选C。扩张型心肌病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医学教育网原创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五版内科学)

  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见于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细胞溶解,问质水肿,单核细胞浸润见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细胞坏死,呈灶状分布见于克山病(又称地方性心肌病:心肌变性呈弥漫性,坏死呈灶状分布)

  心肌细胞变性,心内膜纤维性增厚见于限制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