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开放性尺桡骨骨折158例治疗体会

2005-1-10 15:45 【

  摘要 通过对1994年7月~1998年7月间收住院的开放性尺桡骨骨折158例,采用清创,钢板或钢针内固定,Ⅰ期闭合伤口的外科治疗,结果除1例术后感染并伤肢坏死行截肢术及4例畸形愈合外,余均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愈合。由此认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彻底清创,合理使用内固定,争取Ⅰ期闭合伤口使其顺利愈合并使骨折愈合不受影响,是处理开放性尺桡骨骨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开放性,外科手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6例,女42例,年龄3~78岁,平均26.5岁;尺桡骨双骨折125例,尺骨单骨折10例,桡骨单骨折23例;车祸伤113例,坠伤8例,砸伤7例,炸伤5例,砍伤3例,其它伤22例。受伤后8h内入院135例,超过8h入院23例。


  1.2 治疗 受伤后8h内入院的,除伤肢破坏严重的2例炸伤及3例车轮碾压伤患者行截肢术,以及7例严重粉碎性骨折和23例不全性骨折患者未作内固定术外,余均急诊清创后用钢板或钢针作内固定治疗;除皮肤缺损较多,伤口污染严重的9例延期闭合伤口外,余伤口均Ⅰ期闭合。在受伤超过8h入院的23例中,我们清创内固定13例,其中Ⅰ期闭合伤口5例,延期闭合伤口8例,余伤口污染严重且已有感染征象的10例,只作简单的清洗创面后用石膏托作外固定,伤口留待延期缝合。


  2 结果


  本组158例,并发化脓性感染12例,其中11例经引流、加强抗感染后治愈感染,仅有伤势严重1例术后感染不能控制,伤肢坏死而行截肢术。本组总共发生骨折延期愈合8例,畸形愈合4例,截肢1例,其余骨折均能达到解剖或功能复位愈合出院。


  3 讨论


  3.1 关于清创 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基础[1],并在清创前后采用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中才能合理而有效地应用抗生素,这种双重措施,才是稳妥的,最有效地避免伤口感染。但值得注意,对于污染程度严重的,就诊晚的,判断差的患者在处理上无把握时,可放宽保持开放的尺度,在清创和固定后观察,争取Ⅰ期延迟或Ⅱ期闭合。若为达到Ⅰ期闭合伤口而扩大清创以达到“彻底”,或反之,为争取直接缝合而尽量保留皮肤创面而未达到彻底清创,均应视为大忌。本组在伤后8h入院的135例中,发生感染的仅有6例,占4.4%,在受伤超过8h入院清创内固定13例中,发生感染3例,占23%.


  3.2 关于内固定 开放性骨折不同于闭合性骨折之处在于伤情复杂,有发生感染和坏死的危险,因而力求从速处理,尽少增加原创伤的有效内固定,而无需追求坚强固定的原则[2]。因此,对于受伤时间短(8h以内),创面污染轻者,彻底清创后即可施行有效的内固定;对于受伤时间长(超过8h)但伤口清洁度好的患者,仍可视当时的具体情况作清创后内固定术,但内固定尽可能简单有效化[3],而对于创面清洁度差者,仅作伤口清创后石膏托外固定,也可在处理伤口后行骨外穿针外固定架固定法。本组伤后8h内入院中清创内固定并Ⅰ期闭合伤口共130例;伤后超过8h入院23例中清创内固定13例,10例污染严重且有感染征象仅作简单清创后石膏外固定。结果除1例术后感染并伤肢坏死截肢外,我们随访总共发生骨折延期愈合8例,畸形愈合4例,余均能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愈合,取得较满意疗效。由此认为,开放性尺桡骨骨折经过彻底清创,合理内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则可增加局部的稳定性,防止软组织进一步损伤,减少并发症,可促进骨折愈合[4]。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有内固定的适应证,应彻底清创后积极施行内固定治疗。


  3.3 关于粉碎性骨折的处理 对于开放性粉碎性尺桡骨骨折,除可能引起神经、血管损伤仍锐利小碎片外,否则碎片块均应尽量保存,较大的碎骨块即使游离甚至脱出体外亦不能丢弃,因为它即使不能成活,也可以作支架,在新生骨的爬行替代中起桥梁作用,应冲洗干净后,用新洁尔灭泡浸5min,再放回原位。此类骨折的内固定也要尽可能简单,而将折碎块整复原位后Ⅰ期闭合伤口,或用邻近健康组织覆盖骨质,伤口留待延期闭合,骨折的固定是用石膏托作外固定。本组采用此法治疗的严重粉碎性骨折7例,仅1例发生畸形愈合,收到良好效果。


  3.4 关于伤口闭合 早期闭合伤口,可避免骨折外露及伤口深部软组织水肿,降低感染率,为骨折的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只要条件许可,应力争Ⅰ期闭合伤口,对于软组织损伤轻,皮肤缺损不大,就诊及时,清创彻底者,应行Ⅰ期缝合,方法包括直接缝合,减张力及皮瓣转移等;而对于软组织损伤严重,皮肤缺损大,伤口清洁度差,就诊时间延迟,缝合张力大,感染难以避免者,则应选用延期缝合,这有利于引流和减轻伤肢水肿,从而改善伤肢的血液循环,处理办法即在清创后,将裸露的神经、血管、骨折骨和内固定材料用周围的筋膜、皮下组织或肌肉覆盖,皮肤缝于其上,尽量缩小创面,待5~7天感染控制后延期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较为稳妥[5]。本组158例中除5例截肢术及伤口污染严重或已有感染需延期闭合伤口27例外,余均作Ⅰ期闭合伤口,结果仅有12例并发化脓性感染,其中1例感染严重不能控制且伤肢坏死行截肢术。由此可见,创伤感染与伤口缝合的时机和方法有密切关系,伤口经过清创或初期切除等处理后,原则上应尽早缝合。


  3.5 关于外固定 对于不能施行内固定的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我们认为石膏托外固定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要求即使是伤口处理时亦不能轻易松动石膏托。本组采用此法治疗完全性骨折15例(严重粉碎性骨折7例,伤口已感染者8例),仅发生畸形愈合3例,延期愈合2例。因此,石膏托的外固定作用应予肯定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石美鑫,熊汝成,李鸿儒,等。实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835。


  2 张保吕,罗光正。多发性骨折中的内固定。中华创伤杂志,1996;12(5):277。


  3 郑容生,陈长光。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178例临床小结。骨与关节创伤杂志,1996;11(1):37。


  4 李起鸿。多发伤中骨折早期处理。中华创伤杂志,1996;12(5):276。


  5 孙林江,杨辉芳,廖龙之,等。骨关节开放性创伤感染预防和处理的有关问题。中华创伤杂志,1992;8(1):21。


  广西东兴市人民医院·邓光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