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阿左旗边防大队在全军率先纳入地方医保

2007-3-13 8:25 【

  “我在基层边防派出所工作7年了,由于经常深入牧区,2005年得了甲肝,先后花去医疗费8000多元,至今还未痊愈,这两年的时间每年要花掉单位正常医疗经费的3/4,害得我都有点不想看病了。幸亏去年大队在全军率先把战士纳入了地方医疗保障体系,人手一个IC卡,再也不用为治病发愁了。”阿拉善盟左旗边防大队三期士官小韦告诉记者。

  爱穿军装、爱看《边防警察报》的牧民

  大漠深处的牧民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边防大队官兵常年驻守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边防一线,官兵们大多患有慢性氟中毒、砷中毒、化学物质辐射等地方病,但因社会化保障程度低,使得官兵看病难、就医难、吃药难,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部队医疗保障经费也有很有限,难以使更多的官兵受益。2006年年初,阿左旗边防大队向阿盟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多次申请,寻求支持,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将42名干部和三期以上士官的医疗保障纳入地方医保体系。

  大漠深处的牧民用上了太阳能电板

  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官兵帮助哈拉僧扣家收羊绒

  据了解,此次加入地方医保体系,其缴纳办法为每人每月缴纳工资基数的8%,一次性投保68952元,其中单位补助80%,个人缴纳20%,官兵凭《阿拉善盟医疗保险IC卡》可享受挂号、诊疗、注射及常规体检等门诊费服务,手术费、住院护理费、住院床位费等可通过相关手续参加医疗保险报销,重特大病就医最高可一次性报销8万元。

  塔木素边防派出所官兵骑着骆驼来到护林员哈斯础鲁家

  大漠深处的牧民用上了电脑

  边防大队长白文军说,多年以来,官兵看病就医一直是我们大队党委关心和头疼的一件事,以前我们的官兵患病后,先自己花钱,然后到部队逐级审核报销,当遇着“重病号”,医疗费要达到好几万时,我们是一筹莫展。很多官兵在服役期间得了严重的地方病,复员后还将成为“慢性病号”,无法享受部队医疗报销政策了。为了彻底解决官兵在就医、看病、吃药等方面的困难,大队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讨和借助地方医疗保障体系,大胆摸索适合公安边防部队医疗保障体系,为切实做好从优待警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再不用为官兵看病就医吃药难犯愁、分心了,又解决了官兵后顾之忧,使全体官兵可以全身心投入边防部队建设中。

  边防派出所官兵与治安联防队成员

  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王幽深说,阿左旗边防大队此举,不但给官兵就医看病创造了便利、快捷条件,使官兵自主选择好的医院就医,而且极大的减轻了部队逐年递增的医疗费用负担,官兵可终生受用,的确是一种从优待军待警的实际举措,为全军部队探索偏远艰苦地区官兵医疗保障改革做出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