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防范甲流不松懈 让健康与度假同行

2009-10-5 9:36 【

  国庆和中秋带给人们8天的悠长假期,期间正值季节转换时节,我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任务形势依然严峻。度假以健康为先,如何在假期中做好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不仅是卫生防疫部门的责任,也成为全社会每一个人面临的公共问题。

  各行各业携手应对疫情

  就在10天之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香港表示,北半球即将进入冬季流感高峰期,季节性流感会增加,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将随之来临。上海日前有关的监测数据显示,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经占流感病例中的近三分之一,并与普通季节性流感交织在一起。甲型H1N1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10-40岁人群,症状以发热为主,病情轻微。

  记者在上海了解到,卫生防疫部门和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社区纷纷展开布置,做好假期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各项工作。南京路上中建三局某工地的党支部书记王风雷告诉记者:“我们工地100多位工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已配合卫生部门向工人们下发了宣传资料,开展了健康教育,包括如何洗手。”位于衡山路上的市委机关幼儿园专门发出了告家长书,建议假期中外出的幼儿在家观察一周后再来园上学……

  上海市卫生系统已经做好了应对疫情的人员、床位、药物、设备、防护措施等各项准备,将在国庆后对重点人群免费接种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在节前开展突击式实战演练。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局局长乔忠强介绍,卫生部门将在假期期间继续做好相关疫情监测、病人治疗、药物储备等各项工作。

  有效保护在自己

  长假期间,各类活动密集,人群集聚和流动加剧,如何尽可能地减少疫情传播?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治疗专家组组长、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院长卢洪洲教授表示:群体性的活动应该尽可能安排在室外,如果需长时间参加室内活动,应注意加强通风。有发热、头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该自觉在家休养、减少外出,即时就诊,如有必要可拍摄胸片,以排除肺炎可能。特别是出现胸闷无力等重症症状,应尽快就医。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修养是防护甲型H1N1流感最好的屏障。有感冒症状的人应自我隔离,戴口罩、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发烧后不要去公共场所活动,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掩。外出游玩的旅途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回到住地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有条件的应更换服装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告诉记者,“还应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度,提高机体免疫力。”

  重点人群更应注意节假日防甲流

  在上海师范大学执教的小周怀孕已经17周,生性爱旅游的她在这个黄金周选择留在家中。“人在旅途,难免接触病菌,加上奔波劳累、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给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疾病的病毒以可乘之机。”她说。

  一些特殊群体更应该在长假中注意个人防护。卢洪洲教授表示:“孕妇也是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人群之一,我们推荐接种疫苗,经证实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孕妇是安全的,一旦患病可以服用达菲,经证实也是安全的。”卢洪洲还表示,老人、儿童、志愿者等群体应注射流感疫苗,包括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加强个人防护。

  专家建议,患有肺炎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也应该格外重视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上海市医学会肺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呼吸病防治专家组组长白春学教授告诉记者:有20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甲型H1N1流感只是其中一种,针对病毒性感冒的药物并无特效,除对症服用解热镇痛、抗过敏和止咳类药物外,还需多休息、喝水,一般3天至5天即可痊愈。“值得注意的是对患有肺炎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甲型H1N1流感容易合并引发严重后果,需要格外加强个人防护。”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