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如何保证健康出游?出行前、出行中、回来后该做好哪些工作防甲流。准备出游的市民应该好好看看。
出行前
1.首先一点,流感高危人群,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妊娠妇女、伴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市民还有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最好不要外出。
2.出行前的一周可以先喝点预防中药。这里有几个处方可以借鉴:成人方:太子参6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儿童方:太子参3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每日一剂,在流感期间可以长期服用。也可以带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双黄连和退烧药等,有相关症状才能服用,平时不要乱吃。
3.需要准备好多个口罩,出门时就要戴上,保持口罩干燥,潮湿后必须更换。体温计和酒精棉球不能缺,如果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带上肥皂,消毒的工作得天天做。
4.准备喝水杯子,出游时多喝水,勤换洗的衣服等。
出行中
1.出行中随时要接触不同的人群,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只要有感冒症状,或者发烧在37.5度以上,马上戴上口罩,避免传给别人也让自己安全,然后去当地医院做检查。期间,能中止旅行的尽量中止。
2.吃任何东西前必须要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遮挡,然后将纸卷好丢进垃圾桶,不能乱扔。
3.定时量体温,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暴饮暴食。
4.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第一时间到当地医院诊治:持续高烧;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加;呼吸困难或胸痛;嘴唇发紫;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反应迟钝、嗜睡和惊厥等。
出行后
回来后,有发烧和流感病样的市民先别急着上班,在家休息进行隔离治疗,听从医生安排该住院住院,待医生同意后才能照常上班上学。
在这里,还得重点强调一点,不管是旅游回来的还是本身在家的,只要有流感症状,发烧、嗓子疼、流鼻涕等,都不要到别人家去串门。
前两天医院就接诊了一个才6个月大的发烧小患者,孩子刚出生,按说在1岁之内很少生病的,但这个小家伙很多症状都有。后来一问才知道,孩子出生后,家里很多亲戚每天都上门拜访,其中孩子的大姨感冒了,可能就传染给了孩子。
所以放假期间,如果您有了感冒症状,请呆在家里休息,跟朋友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