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转变教学模式,在CMB的支持下首次尝试培训标准化病人,通过客观结构化站点(OSCE)来考核医学生。六年来,在上海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我院王国民副院长的领导下,由我院高干科马慧、医学心理科李勇和外科潘洪涛医生以及教务科同志和其他各附属医院,涉及内外科、儿科、妇产科、医学心理科等专科医生组成的OSCE团队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长期以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虽大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医学教育课程传承以基础医学(医学数学、物理、化学、解剖、生理等)与临床医学为主,医学的实践活动过多地依赖试验技术、传统疗法或经验,忽视了个体的生命价值论和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全社会对医疗诊治和健康的质量要求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环境的污染,随时可能面临的突发灾害等社会环境的因素越来越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明显显示出来。医学的主体是人,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必须具备社会、心理、伦理、哲学、经济、法律、环境等涉及人文社会环境多学科知识以及整合、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和经验。
OSCE转变了长期以来例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为结果考核,拓展传统的临床考试考核知识的掌握为综合能力的评估,这也是全球对医学生高素质、高水准要求的必然趋势。此考核的目标和我校上海医学院提出的注重素质教育,融合传授知识、能力培养与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谋而合。OSCE是让接受考核的医学生轮转通过一系列的“考站”,在所规定的时间中完成问诊和查体的任务。也就是由标准化病人对临床环境的逼真模拟来考核医学生,以此来客观评价医学生诸如职业思想、敬业精神、伦理行为、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能力等七个方面60种能力,摒弃以往医学教育中片面注重知识掌握,强调了对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培养。
OSCE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关心,作出最大贡献的是那些标准化病人。我们常常为标准化病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多次在各种场合亲切地称标准化病人为“我们的老师”,在每年的年末、复旦校庆日等邀请标准化病人座谈、交流和联欢。热爱教学事业的OSCE团队的教师们也不断强化和改善标准化病人知识、能力、素质和演技,稳定和扩充标准化病人库,教师和标准化病人成为事业和生活上的朋友,不定期开展聚会、学习和聊天。根据本地疾病状况、人文背景、医学教育的需求,OSCE团队重新编写和修改原剧本,反复验证合理的OSCE站点设置和时间分配,标准化病人发挥最佳工作状况时间长短,客观鉴定和真实评价能力的标准设定和涉及的方面。
OSCE团队均是利用休息日和晚上时间培训和考核标准化病人,每一个专科组不断调整和优化病案,如内科组由最初的4种疾病扩展为涉及六大系统8种疾病,展现疾病不同病因(如贫血分别有溃疡出血和偏食不同原因引起)、不同病状(单纯抑郁症扩展为双向性抑郁症),同时弃除不常见病种(如儿科的营养不良),修改剧情和统一了评定方式,并且通过实践检验和完善各个环节。目前标准化病人已进入课堂用于精神科授课,作为医学生第五年、三年住院医生和研究生阶段考核项目,受到了医学生肯定和好评。
200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