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标准化病人”献身医学教学

2004-3-8 12:3 【

  在申城活跃着的无数支志愿者队伍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承担着模仿病人,做医学教学的“活教材”,做医学生考试的“活考卷”的任务。他们的名字,叫“标准化病人”。

  这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诞生至今只有6个多月,目前首批持有“标准化病人”合格证书上岗的志愿者共有39人。

  日前,记者走进这一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队伍,这里记述的是他们的故事。

  装病并不轻松

  在这39名“标准化病人”中,许多人有着这样的经历:是白衣天使们日夜守候,一次次地斩断死神魔爪,挽救了自己的亲朋好友的生命。医务人员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救死扶伤的献身精神,激发起他们也要为医学事业尽一点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愿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加入“标准化病人”的队伍,使他们终于有了实现夙愿的机会。

  “标准化病人”徐先生扮演的是一个胃穿孔病人。根据要求,在工作期间,他在回答一系列的问诊之后,“准医生”还要对他进行体检,而这时他必须躺在床上做出腹部肌肉紧张的症状,同时一旦“准医生”触摸,就要立即表现出疼痛难忍的样子,急不可待地推开医生叩诊的手。这样的表演,他在一天之内往往要重复几十次。一开始为了追求逼真的表演效果,他常常着意显示出因疼痛而引起的有气无力,可是几十次下来,“有气无力”就不再是表演功力的显示,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了。

  尽管如此,可每次工作结束之后,徐先生总忘不了跟医学生们沟通,以病人和老师的双重身份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譬如,面对一个急腹痛的急诊病人,查体时是否应尽可能地避免听诊器的拿进拿出,是否可以省略听诊器先捂暖一下的环节,为病人争取救治时间。同时,面对一个急腹痛病人,查体时手势是否可以柔和些,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夫妇双双圆梦

  从事会计职业的王唯是最早报名参加“标准化病人”的志愿者之一,报名时她还带来了在某公司担任客户服务部主任的丈夫王伟星。虽然那时,她对什么是“标准化病人”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她坦言,招募启事中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她,那就是将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她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了一个圆梦的机会”。

  原来,王唯的母亲双腿有些残疾,自幼母亲就希望她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但因为种种原因,王唯终究没能实现母亲的这个愿望。看到招募启事后,她跃跃欲试:“这可以成为对母亲和我自己最好的交代和安慰”。回家和丈夫一说,巧的是王伟星的母亲就是医生,而他年少时也曾经做过“穿白大褂”的梦,于是两人决定同时去报名,结果双双被录取。

  王唯现在的角色是“高危妊娠病人”,医生为她设置的“疑难杂症”是“下岗女工,35-38岁之间,曾患结核病,第一次结婚3年未育,离婚后再婚,婚后第3年怀孕,现到医院做产前检查”。但是她“初中毕业,对医学所知不多,所以不了解结核病与不孕症有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王唯说,最难的就是要体现出她不了解结核病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但又要使学生从她的种种症状最终作出这样的判断。所以,她必须让医生反复引导才能透露自己得过结核病,而且如何让医生反复引导她说出病史和再婚的事实则是王唯费尽心血的培训过程。

  为儿子探路

  分在外科组专门扮演阑尾炎病人的钱洁女士说,加盟“标准化病人”志愿者队伍,是为了给儿子报考医学院校探路。

  几年前,刚进入格致中学读高中的儿子看到了一则某医科大学招收七年本硕联读的消息后,不由得感叹:“要是我能考上那该多好呀!”儿子的话打动了母亲的心,儿子能有这样的愿望,致力于做一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真是太好了!

  得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募“标准化病人”的消息之后,钱女士便萌生了先为孩子探探路的念头。虽然目前她只接受了阑尾炎病人的专项知识培训,扮演病人充当“活考卷”的实战经验也不算多,但短暂的“标准化病人”的经历还是让她感到不虚此行。在这之前,她根本就无法想象现在的医学教育手段如此先进,更没有想到的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付出的艰辛是如此的巨大,她觉得把儿子送到医学院校学习,值!同时,为了让儿子对学医的艰苦程度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钱洁常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给儿子“吹吹风”,有时还拿出几招来考考儿子,也让他有个感性认识,医生的手托负着的是人的性命,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青年医生信任了

  首批39名“标准化病人”两个月的培训正巧遇到了上海百年未遇的高温天气,可培训组的老师们一丝不苟地认真劲仍然感动了每一个培训者。为了帮助“标准化病人”尽快“入戏”,培训组的老师们不仅根据病情需要编写了剧本,而且还带着“标准化病人”一起到病房、急诊室,从中获取表演的灵感,提高演技。在此基础上,根据“标准化病人”所承担的考官、老师的双重角色需要,培训组的老师们自己躺到了诊疗床上,宽带解衣,让“标准化病人”亲身体会体检时的规范以及病人的反应。严谨的科学态度,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无私忘我的敬业精神,让“标准化病人”在付出的同时,获得相关医学知识和精神陶冶。

  从事工会工作的内科“糖尿病患者”马先生说,由于工作关系,以前自己常常要陪病人去医院看病,时常发现病人在与医生沟通时有困难,而且由于对青年医生缺乏信任,总习惯于把眼光锁定在老医生身上。现在可好了,学到的医学知识直接在工作中发挥了作用,他经常帮助病人简明扼要地陈述病情,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同时,对医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理解后,对青年医生多了一份信任和理解,老医生已不再是求诊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