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血刚抽出来就凝成“果冻”

2008-2-15 9:5 【

  全身毛细血管内形成血栓,血刚抽出来在针管里就凝成了“果冻”!市儿童医院为了得出验血结果,只好利用抗凝药剂从男婴身上抽出了5毫升正常状态的血液,最终才确诊为罕见的感染启动了凝血系统,过度消耗了凝血因子,从而使男婴患上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五天的监护治疗,男婴才脱离了危险。

  血刚抽出就凝成“果冻”

  “要不是抢救及时,俺孩子可能就没救了!”2月14日下午,记者在市儿童医院内二科大厅里见到了患儿的父亲孙先生,他告诉记者,他家住胶州,孩子才出生两个月,年前有抽风、发烧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不料孩子病情越发严重,只好赶往儿童医院救治。

  2月8日中午12时许,孙先生便赶到了医院,此时孩子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抽风、昏迷不醒,尿检甚至还发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当护士给他从静脉抽血时发生了更奇怪的事:正常的血液离开人体后能够正常流动,可这名小男孩的血一抽出来,竟然在针管内变成了“果冻”,根本无法送去检验。

  罕见感染启动凝血系统

  医护人员初步判断患儿血液内环境严重紊乱,在局部注入抗凝剂后,终于勉强抽出了5毫升正常状态的血液。从这点宝贵的血液中,终于发现,患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过度消耗,造成了全身毛细血管内形成了血栓,血液离开人体后,更是加剧了凝固过程。经过仔细研究最终确诊了患儿患上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内二科粱卉医生告诉记者,这是特殊的感染在体内“捣乱”,启动了人体内的凝血系统,造成了血栓。

  监护5天男婴终脱险

  “凝血因子消耗干净后,随即就是全身的大出血,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医院紧急将患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并迅速拿出一套抢救方案。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儿体内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水平。2月10日凌晨,患儿终于清醒过来,面色也开始恢复红润。

  2月14日下午,监护了5天的患儿血液内环境逐渐恢复正常,医生宣布其正式脱离生命危险,可以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