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年酝酿之后,海南省的医改方案已经省政府审议通过,8月20日,海南省的医疗改革动员大会将在海口举行。这意味着困扰老百姓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得到明显缓解。对照新的医改方案,海南省做了哪些工作?将会有哪些积极举措?负责海南省医疗改革方案起草的省卫生厅农合处处长曹江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解读了海南省新医改的几大亮点。
亮点1:基本医保 比全国提前实现覆盖
曹江指出,海南省已经实现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个制度层面上的全覆盖。新医改提出到2011年,三个制度的参保率都要达到90%,而海南省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比全国规划时间提早了一年,新农合比全国规划时间提早了2年。目前海南省的城镇居民、农民的参保率都达到了90%以上。
今年海南省的新农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已经达到120元/年,按照海南省的民生规划,今后海南省的筹资水平肯定还会继续逐步提高,老百姓受益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争取大部分疾病的医疗费用都能由医保支付,减少患者自付部分,减轻患者的负担。目前,18个市县和洋浦开发区22个基金统筹单位住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提高到80%左右,二级医院70%左右,三级医院55%左右。全省18个市县均开展了门诊统筹工作,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和定点村卫生室看门诊都能报销医疗费,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亮点2:财政补助 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
曹江说,海南省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提前一年实现地方财政人均补助60元,比中央提出明年地方财政实现补助60元提早了一年。据统计,海南省参合农民住院平均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从2007年的35.59%提高到2008年的53.55%,其中保亭、白沙、陵水、海口琼山区、洋浦、定安、澄迈等7个市县(区)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更是达60%以上。另一方面,调高新农合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1—1.5万元/年人,全省统一提高到2008年的3万元/年人和2009年的5万元/年人。去年,海南省还积极开展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补偿工作,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全面实现新农合“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参合农民由过去只能享受大病住院补偿过渡到住院门诊 (大病、小病)医药费用都能享受补偿待遇。目前全省18个市县均实行了住院与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政策。
另外,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省本级统筹基金年累计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至23万元,比国家医改方案提出的要求标准高出约3倍,相对海南省原来8万元的最高支付限额有了大幅提高。省本级统筹基金年累计最高支付限额将增加至23万元,相当于省本级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9倍,符合条例规定的最高支付限额。
亮点3:改革先行 农民“小病不出村”
据曹江介绍,针对农村基层卫生建设薄弱、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低的问题,2004年起,海南省卫生厅已经在澄迈县实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行县、乡、村一体化改革。他们整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县卫生防疫站、县结核防治所、县健康教育所等3家单位合并,组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在乡村,推行卫生室“各办各管”、“院办院管”和“村办村管”三种模式。改革促进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链接与联动,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少出县”。而今,“县乡村”一体化医疗管理改革在海南省全面铺开。
下一步,海南省将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011年每个市、县要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每个乡镇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公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卫生室,力争2010年提前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
亮点4:公共卫生服务 农村孕产妇住院顺产免费
曹江指出,海南省启动公共卫生项目,例如,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补助政策,补助标准为300元/人。另外,如果是高危孕产妇须抢救的,还可申请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项目资金,最高可再获1000元补助。由于今年海南省各市县新农合均提高了补偿标准,加上这笔补助,现在,全省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顺产基本上可以实现免费。
下一步,海南省要加快制定和实施全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应急救治、采供血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孕妇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认真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有,补种乙肝疫苗,降低1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开展农村妇女常见病(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降低病死率;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免费补服叶酸,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和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组织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保障城乡公共卫生安全。
与此同时,海南省政府和香港言爱基金会以及亮睛工程慈善基金会合作发起的一大民生项目——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为海南省的近4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目前已经完成一万三千人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届时海南省有望成为全国首个无白内障盲省。
亮点5:医疗服务 一小时内享受三级医院医疗
据曹江介绍,海南省抓紧制定全省医疗卫生区域规划,加快“东西南北中”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对全省和区域医疗中心及重点医疗机构建设的指导。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医院的合作,着力提高全省医疗服务水平。省人民医院、农垦医院已分别与解放军301医院签订帮扶协议,琼海市医院等也与国内大医院开展了合作。同时,还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下一步将重点建设岛东、岛西和中部3个医疗中心,以及海口、三亚南北2个高端医疗康复保健基地。形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医疗中心,结合全省公共卫生规划,继续与省外一流院校联系,加强医疗平台的能力建设和培训,让其形成全部具备三级医院的水平的医疗机构,形成1小时医疗圈,让群众在全岛任何地方1小时内都可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水平。
亮点6:惠民医院 中部贫困群众12种病免费治
惠民医院是利用中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专款,在省第二人民医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负责中部地区的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乐东和昌江等6个少数民族自治市县特困人群的惠民医疗服务。五指山等6个中部市县的农村贫困人口和城乡低收入人群,如果患有12种规定免费治疗的疾病,均可到惠民医院进行免费治疗。患者除了伙食费自己承担外,在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外的自付部分,均由省财政补助。
曹江指出,今年,该院开展救助的有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子宫平滑肌瘤、卵巢囊肿、胃肠息肉、上消化道出血、鼻息肉、胆囊结石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结肠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等12个病种。今后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还将考虑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市县的范围和救助病种。
亮点7:培养人才 为乡镇卫生院输送大学生
采取 “入校前签订就业协议、在校期间资助学费、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方式,连续3年,每年为乡镇卫生院培养200名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生。向社会招募全科医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培训后到乡镇卫生院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