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1月份,济南市报告1例人禽流感病例,引起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春节期间市民与家禽接触的机会增大,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市民不必过于恐慌。
据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牟广臻介绍,虽然人禽流感危害巨大,但是市民不必过于恐慌。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兽医卫生部门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因此,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禽类和禽类制品都是经过水煮或烧烤等处理加工后供大家食用。在这样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坏和灭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牟科长建议市民节日里不要接触病死家禽,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少到活禽交易市场等地,减少与禽类的接触,特别是不要接触病死家禽。一旦发现病死家禽,不要自行处理,要及时向农牧业兽医和卫生部门报告,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接触病死家禽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要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接触病死家禽的情况。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感染H5N1型的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危害巨大。本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热程1至7天,一般为3至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主要是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现在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禽流感的易感人群是哪些人?
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与活家禽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士较易受感染,其中的老年人、儿童,或长期病患者,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进食家禽和禽鸟蛋要注意什么?
蛋要彻底煮熟,直至蛋黄及蛋白都凝固后才可进食。不要把生蛋混和酱料来蘸着食物吃。家禽必须彻底煮熟才可食用,如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吃煮熟的禽肉、蛋会被传染吗?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可被杀死,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所以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病风险。
羽绒制品是否传播禽流感?
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
出外旅游时怎样避免感染禽流感?
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鸽子和野鸟等。一旦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立刻彻底清洁双手。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的家禽鸟蛋应彻底煮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