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哈市仅有7辆120急救车,司机常拿着地图在小胡同里穿来转去寻找求救的患者,他们与急救中心联系的唯一工具是7台对讲机。如今,哈尔滨市已形成覆盖全市的急救网络,急救车全部由电子地图导航。开了几十年急救车的韩文茂师傅看到急救人员通过GPS定位在几分钟内就找到了患者,感叹不已。
从仅靠几辆急救车跑遍全市,到由GPS卫星定位系统指挥的急救网覆盖全市;从单一负责急救转运,到形成集通讯、急救医疗、培训为一体的城市急救网络,120急救中心在3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急救车
从人工指挥到电子调配
市急救中心1962年成立时仅有两台急救车,直到2001年,中心使用的“120”专线通讯设备也仅有两部程控电话,出诊指令完全靠人工进行。那时,全市共有23台小解放救护车和两台“依维柯”120救护车。近年,哈尔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急救中心的设备也逐渐与现代化接轨。
——2002年,急救中心引进安克“120”指挥调度系统,急救指挥调度开始向数字化通讯系统迈出第一步。
——2003年,首次引进两台“全顺”监护型救护车,标志着哈尔滨市院前急救开设了全新的方式。
——2005年,总投资950万元、占地面积67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49.49平方米的市急救中心大楼建成,急救设备也开始进行全面更新。与大楼同时投入使用的,还包括全新的中心指挥调度系统,其中包括有线指挥调度系统、数字录音系统、电子地图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无线车载对讲系统、大屏幕监控系统、UPS不间断电源保障系统、应急预备储备系统和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现在的“120”指挥调度中心,5个受理机台可允许同时打入30个“120”呼救电话,并动态指挥调派待命状态的救护车辆。调度员可以根据电子地图上显示的呼救电话位置和救护车位置,选择距离患者最近的救护车执行任务。同时,驾驶员还可用车载无线程控电话,与连线的呼救电话直接联络,确定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
在此条件下,2007年,急救中心受理呼救电话286180次,全年急救出车54750次(有效出车48680次),日平均出车150余次,医疗救治患者32406人次,抢救危重病人6298人次,抢救有效率达98%,途中死亡率仅为0.14%.
急救半径
平均仅6公里
为急症患者争取每一秒钟宝贵的抢救时间是急救的第一要素。目前,哈尔滨市急救中心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急救车到达平均反应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
快于国家要求的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5分钟的标准。为达到这一速度,哈尔滨市卫生部门几年前便开始在全市布局急救网络。
上世纪,全市仅有一个急救站,无论多远路程,急救车都得由此出发,无法满足急救过程中求“快”的需要。哈尔滨市卫生部门由此决定,在各区建立急救分站,逐渐形成覆盖全市的急救网络。2002年,市急救中心在市第四医院建立起第一个急救分中心,此后又先后建立了动力急救分中心、道里急救分中心、平房急救分中心、211急救分中心、香坊急救分中心,使哈尔滨市急救网络初步形成。2005年,哈尔滨急救中心在呼兰区建立两个急救分中心,并与哈尔滨国际机场建立以反恐为主要协作内容的急救分中心,标志着哈尔滨市院前急救网络全面建成。
目前,哈尔滨市已建成院前急救医疗机构29个,其中,急救中心1个,市区内急救分中心13个(南岗区2个,道里区3个,道外区2个,香坊区2个,平房区1个,呼兰区2个,阿城区1个),10县(市)急救站10个。同时,急救中心还在五常、尚志、巴彦等地的乡镇,依托条件适宜的乡镇卫生院或县(市)医院,设置急救分站5个,将院前急救网络开始向农村进一步延伸。
如今,哈尔滨市市区院前急救的平均服务半径为6公里,少于国家要求的急救平均服务半径8公里的标准,哈尔滨市居民无论在哪儿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车都会从距其最近的地点出发前去营救。
网络铺开,将成全省急救调度枢纽
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展示着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与否。急救,则是公卫体系的第一环节。畅通便捷的急救网络,有效地提高了哈尔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能力。
自2002年至2007年,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共参加突发大型事故医疗救援29次,出动救护车186台次,急救人员849人。抢救转运伤亡人员279人。奋斗路塌方、“10.11”道外火灾、哈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抗击非典……每次突发时间后,120急救人员都是最快达到现场,参加抢救的人员之一。
近年,市急救中心已形成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每次应对突发事件救援,他们都是有备而战。此外,他们还参加了多次全市反恐综合演练,积累了丰富的突发事件救援经验,使历次救援工作急而不乱、忙中有序。
据介绍,未来的几年中,随着急救网络的全面铺开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哈尔滨“120”将逐步建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急救模式,成为全省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的枢纽,整合院前急救资源,充分发挥急救资源的网络作用,协调跨地市转运救援,真正形成集中全社会急救力量的全省急救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