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健身消费三大注意:警惕商家玩猫腻 避免攀比

2008-2-11 0:41 【

  市民运动健身热潮涌动,带动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相关人士提醒运动爱好者,运动健身消费中有三大注意。

  警惕商家玩猫腻

  花钱买健康,买来的竟是一堆烦恼。外企公司张芬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花600元在一家健身会所办了张健身减肥卡,只去了3次,会所就关门大吉,老板也不知去向。

  据市工商局统计,2006年“12315”热线接到有关健身消费投诉120起,比上年增加40%。

  据介绍,不法商家玩猫腻,大多是在会员卡上做文章,或做虚假广告,或推出所谓“惊喜价格优惠”,有的人短期租赁健身器材和场所后促销健身卡,骗款后逃之夭夭。

  避免攀比理性消费

  “我的球拍是林丹用的那款。”“要买就买最好的。”……

  在不少运动场馆,记者常常听到球友们在休息时相互这样交流。几千元一支的球拍、上千元的运动鞋……比装备、比品牌、比价格,大到球拍、运动鞋,小到泳镜、护腕,都是许多运动爱好者相互交流的一个话题。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学的有关专家表示:作为非专业运动员,普通人其实根本用不着去买几千甚至上万的专业装备,锻炼身体才是我们运动健身的根本目的。

  小心运动损伤

  近日,一位女患者因手臂疼痛来到市中心医院。医生一检查,发现并非专业运动员的她居然患了网球肘。原来,这位女士为减肥加入了一家网球俱乐部。锻炼心切的她,每天晚上都去打两个小时的网球。由于过去锻炼较少,运动量一下增加过猛,反而使身体受到损伤。

  中心医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运动锻炼受伤的患者有明显增加。有的是因为运动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受伤,有的则是因为场地设施不合格而受伤,还有的是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