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新型合作医疗惠万家

2008-11-5 9:42 【

  日前,随着休宁县6所中心卫生院的相继建成,参合农民看病越来越方便。黄俊军本报记者潘成摄

  今年5月,宁国市畈村村民闻春美在深圳探亲时突发重病住进当地医院,面对着11万余元的医药费清单,她一度陷于绝望。“没想到新农合报销了4万多,连现在定期的门诊复查费用也能报。”

  由曾经的“小病忍、大病耐、快死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到如今“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省已实现“全覆盖”。

  “新”字注入生命力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基础上,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兴起。素有“敢为人先”改革精神的我省随之开始推行,很快,“合作医疗全省一片红”。到了70年代顶峰时期,这一制度在全省生产大队的覆盖率,毫不低于全国90%的平均水平,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保健站”(机构)及“赤脚医生”(队伍)一起,成为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三大法宝。

  然而,在界首市老王寨村村民王家田的印象中,那时的合作医疗“水平很低”。合作医疗以生产大队为单位,集体公益金是资金的主要来源,“‘钱袋子’原本就不鼓,可开支项目不少,分给合作医疗的当然多不了。”尽管统筹层次和筹资标准很低,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医疗需求低的背景下,传统合作医疗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吃药的问题。

  “传统合作医疗的问题,是缺乏财政支持。”省卫生厅“农合办”负责人夏北海说。由于没有政府制度化的组织和财政支持,靠农民自发的合作医疗迅即陷入筹资难,制度巩固、发展、提高更难。1979年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集体经济不复存在,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的合作医疗濒临解体。“到1984年,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体。”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呼声强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浮出水面。2003年,宁国、天长等10个县作为我省首批试点县启动运行“新农合”。截至目前,“新农合”运行顺畅、资金安全、补偿到位,初步显示良好的“持续性发展”预期。

  “持续性的保证,区别于传统合作医疗的五个‘新’,为新农合带来了持续性发展的生命力。”夏北海认为,“一是新农合是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而不再靠乡村集体自行组织;二是政府投入保证了资金来源稳定;三是以”大病统筹“为主比主要解决小伤小病的传统合作医疗抗风险能力强;四是以县为单位统筹和管理,统筹范围越大,互助共济能力越强;五是同时建立起医疗救助、低保、社会捐助等渠道,补偿机制完善。

  五年实现“三级跳”

  “筹资难。”提起当年试行时的情景,夏北海仍难忘这最艰难的第一步。2003年1月1日后,大家的工作重心全部转到了新启动的“新农合”上。基线调查、5月预备会、动员会、筹资,尽管做足了准备工作,试点也清一色全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南方地区,然而,在经历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几起几落和诸多乱收费后,农民对新农合充满抵触情绪,“城市职工可以强制性从工资代扣,农民只能一户户去收缴,不愿交的还要耐心说服。”当年,仅收费工作便持续了两三个月,全省参合率仅75%.

  艰难的第一步走出后,“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降低报销门槛”,全省各试点县(市)“加”、“减”法并用,纷纷对实施方案进行“利农”调整。“减”法,即不同程度地调低报销的门槛,广德县降幅最大,将原本1000元的住院费报销门槛一下子降到500元,其它试点县(市)则调低100元至300元不等。“加”法,即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封顶线、不断扩大报销范围,如岳西县将各级医院的报销比例提高20%,铜陵市则将封顶线从1万元提高到3万。其间,各地特色“加”法纷呈:6种常见病门诊费用和标准村卫生站的医疗费用在肥西可报销;望江县对癌症化疗、尿毒症门诊透析的补助最高可达2000元,并将结核病、血吸虫病纳入大病统筹报销范围;在铜陵市,门诊累计超过600元的慢性病患者可得到定额补助;广德等县为参合病人免费体检。

  5年多来,我省“新农合”不断实现“连级跳”:2003年参合率为75.66%,2005年、2006年、2007年,这一比例不断被刷新:81.34%、83.85%、85.83%,2008年全省自愿参合率已达到90.12%.与此同时,筹资难度在下降,过去筹资时间长达2个月,现在一般不需半个月。筹资方案由初期“10(中央)+10(地方)+10(农民)”,到后来的“20+20+20”方案,再到如今的“40+40+20”;平均报销比例由2003年的23%,提高到2007年的33%,2008年前3季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44.62%。

  从无到有、从局部试点到全省覆盖、从低水平起步逐年提高,我省新农合“一棋”激活农村卫生全局,取得了“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

  创新激发新活力

  “让真正有困难的农民看上病,在农民受益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努力。”在2006年30个试点县的基础上,2007年起,我省“新农合”建设转入全面推进阶段,在覆盖广度与运行深度的双维度创新发展中,呈现出试点五年来的最强劲势头。

  政策落实基本到位,经办效能有效提升,“新农合”制度框架正日趋成熟。“新农合”建设被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干部政绩考核指标,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卫生支农工程”、农村“两网”与乡镇卫生院建设等配套措施也及时跟进。

  降线扩面、探索创新,才能让农民看病少花钱、多报销、得实惠,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和农民收益水平。为此,全省筹资标准从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补偿比例提高到31%,其中金寨县达到45%;参合农民人均住院补偿达950元以上;降低乡镇医疗机构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在资金筹集上,岳西县在全国率先试行定时、定点、定额缴纳,平均参合率高达99.09%;望江、东至等地与农民“协议”,代扣代缴,有效解决筹资工作量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在补偿报销方式上,越来越多的地方改变过去“受理—审核—兑付”程序,开始采取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的方式。

  “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的“救命钱”,必须强化资金监管,控制医药费增长。全省各地设立了专用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建立起合作医疗基金收、管、存分离和封闭运行的管理体制。同时,单病种限额收费,从县、乡、村到医院的多级公示等制度随之建立,通过公开信息让医疗机构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确保农民最大限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