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18时30分开始,石家庄铁道学院全校2618名大一新生,在不同的教室中同时参与了他们入学以后的大学生活第一课。这堂课没有老师讲课、不用学生记笔记,从开课一直“玩”到结束。“刮大风”、“无家可归”、“滚雪球”、“同舟共济”、“一条龙”、“自画像”等一系列游戏接连展开,同学们仅仅通过两个多小时活动,就已彼此熟识。
“通过心理游戏进行新生入学辅导,是清华大学率先开展的。”石家庄铁道学院学生处处长高晓峰说,在省内高校中,对全校新生同时进行如此规模的团体心理辅导,铁道学院算是第一家。高晓峰表示,对学生来说,由高中升入大学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多数学生往往会产生短暂的不安情绪,有孤独感,“活动中的游戏采用心理学中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最短时间里建立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活动的设计者、石家庄铁道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魏文风告诉记者,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不但可以帮助本班级全体同学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增进对新环境的了解和适应能力,还可以增长同学们判断和运用周围环境资源的经验,帮他们确立未来生活新目标,尝试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设计。与此同时,并通过团体心理互动,还可增进班级成员内的凝聚力,从成班初期即形成团结互助、互信互尊、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打好基础。
对于那些刚刚或很快就要进入大学生活的新生而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更多的事情要自己“独当一面”,新鲜、好奇,更有一些迷茫。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地融入大学氛围,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呢?记者日前就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学习劲头不可泄
河北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张静告诉记者:对新生来说,绝对不能因为闯过了高考关就泄劲。在大学里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劲头,定下明确的目标。中学时,同学都是在老师带领下学习;大学强调自学,要靠同学自己主动学习。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有的同学不了解这点,上课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从不进图书馆,晚上看电影,周末各校串,总之悠闲自在。“会吃亏会后悔的。”因为,大学里面的学习气氛是外松内紧。和中学相比,在大学里很少有人监督你,很少有人主动指导你;这里没有人给你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考试一般不公布分数、不排红榜……但这里绝不是没有竞争。每个人都在独立地面对学业;每个人都该有自己设定的目标;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昨天比,和自己的潜能比,也暗暗地与别人比。
而且,大学的课程和中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学开课基本分为专业课、基础课和公共课。英语、计算机和高等数学等就是典型的基础课程。很多新生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认为基础课程没啥用,往往“重专业轻基础”。如果在大一大二打基础的两年里不好好学,等到大三大四专业课深入学习才后悔的话就迟了,四年大学很可能虚度。
作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河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石家庄铁道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魏文风老师建议,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一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尽早做好思想准备,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大学里,学生应具备的自学能力包括:能独立确定学习目标,能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查询有关文献,确定自修内容,将自修的内容表达出来与人探讨,写学习心得或学术论文等。
对待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既要认真,又要有所区别。专业课的学习应目标明确具体,主动克服各种学习困难,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对待公共课,要认识到其实用的价值,努力把对公共课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对选修课的学习,应注意克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获知的现象。
-时刻保持自信心
有的同学入校后发现,在原来学习生活的小圈子里自己是尖子,但大学里比自己优秀的大有人在,原来的优越感一下子没了,甚至陷入技不如人的自卑中。入学伊始就遭遇这样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活带给他的第一印象可想而知。
河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霞当年就有如此感受,不过经过辅导员老师的开导和自己积极的心态调整,她明白了,既然大家坐到了同一个教室里,就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入学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没必要为过去自得或是自卑。与别人比是不明智的,为了所谓的“差距”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更是愚蠢的。李霞认为,大学有很多学生社团,选择你喜欢的参与其中,让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以满足、施展。可以驱除自卑感,找到自信和大学生活的乐趣。
魏老师还建议,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已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能够接纳自我。毕竟能进入大学的都是强手,强手在一起,应该说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已成为普通一员,都应从头开始。新生应为成为胜利者的一员而高兴,而不是相反。在学习生活中,你的参照物应当确定为今日的“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妨自问:我比起刚入学时进步了吗?有哪些收获?只要努力不停止,只要每天都在成长,就够了。在参加社团时切忌“贪多嚼不烂”,最多也不能超过三个,避免过多的社团活动影响了学习。
-与同学和睦相处
宿舍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单位,对每个新生来说,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就是宿舍舍友间的关系。谁都希望在在未来的四年里能和成长于不同环境、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同学相处好。原本大学就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学会与人交往、善于融入集体也是同学们在大学应掌握的一门“学问”。但很多新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家长对自己的溺爱、顺从,对于大学里的集体宿舍,很多学生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感到茫然。
石家庄经济学院大二学生王勇对自己入学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们班有许多外省的同学。我们宿舍的同学来自5个省,大家口音不同,脾气不同,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都不一样。住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产生小摩擦,我努力地去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熟悉并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为以后的相处打下基础。其实想一想,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不算很长,但一辈子能有多少人会和你共同生活、朝夕相对四年之久呢?大家天南地北走到一起,不能不说是缘分。好在我们宿舍的人似乎都有类似的想法和默契,因此我们的“磨合期”过得很顺利。李刚是王勇的室友,在他看来,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一点都不难,记住在发生矛盾时要保持克制,先退一步再做打算就ok了。只要以诚相见,平和协商总能解决问题。
在舍友相处中,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习和体会。寝室生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尊重他人的同时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在一个宿舍生活,“主动最重要”。比如打水是个辛苦活,可宿舍的每个同学打水时都不应该只拿自己的暖壶,而是有几个壶空着就拿几个。珍惜寝室生活环境,也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心境。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都是由于寝室同学关系不融洽引起的,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提醒孩子在这方面注意,教育孩子处事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理智和宽容是大一新生的首门“必修课”,这会让他们很快赢得朋友。对于有些学生还要尽快学会普通话,不要只局限在“老乡”的小圈子里。
魏老师分析,新生入学,常常会由于人际关系复杂,交往受挫而引发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相对于中学的人际关系,大学人际关系显得比较复杂。这主要是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甚至语言等有一定差别,造成交往复杂困难。另外,在大学学习不再是惟一目标,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一个诱因。
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交往顺畅,首先,新生与人相处应本着诚实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其次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点,交往起来就较容易方便。与人交往时,既要自尊,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在与同学交往时,应讲信用,学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不要过于敏感。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关心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总之,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人交流沟通、相处。
-尽快成为“校园通”
一般来讲,大学的校园范围都比较大,教学设施要比普通中学齐全得多,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大学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在思想上应认识到: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入学最初的几个月里,新生在熟悉新的生活、老师和同学的同时,还要迅速熟悉学校中的教学及辅助设施,如教学办公地点、图书馆、实验室、复印室、录音室、书店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方法等。
此外,新生还要学会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来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大学里,教学内容所包括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凭坐在教室里苦读书是难以应对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充分利用现代多种高科技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教学)来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学理财避免赤字
不少家长都是把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一次性打入孩子的银行卡,有些在家时没管过这么多钱的同学难免有“一夜暴富”的感觉。看中的衣服、喜欢的cd恨不能都搬回宿舍;大把的空余时间要么四处“出访”高中老同学,要么游历南北……某一天钱用尽卡刷光的时候才发现,一学期才只过去二分之一,接下来的日子吃啥?这样的情况在新生中尤其是第一学期并不鲜见。没有父母的督促,缺乏消费计划,盲目冲动性消费太多是不少新生的通病。
河北经贸大学女生杨宁对学弟学妹传授的个人经验是:计算好每个月所需花费,一次性从银行卡中取出来放好,保证自己每月只从银行取一次钱。如果频繁取钱,很容易花超支而不自知。一般情况下,她每月一般消费300元到500元之间。生活中,省钱的技巧有不少。手机选择适合自己通讯习惯的“资费套餐”、到话吧打每分钟一毛钱的长途,都能省下不少通讯费。有些生活用品从超市买最大包装的(会比小包装的便宜),然后同宿舍的同学再分配。如果有看中的“大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再者,生活消费不能攀比,会让自己不愉快,也会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