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现场传递红丝带,学习防艾知识
本报7月7日讯今天,由省教育厅体卫处组织的预防艾滋病大学生同伴教育首次开班,全省16所本科高校的180名大学生接受了培训,他们今后将成为高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骨干。
目前,我省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中首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出现这样的情况,与高校近年来大学生同居现象普遍,不了解生理知识有很大关系,再加上个别大学生性观念开放等原因,导致这一群体受到艾滋病的高威胁。
在大学生中间展开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已刻不容缓,因此,我省开始在高校中培养一批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大学生。
今天的培训课上,来自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范冰老师首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录像,把一些预防艾滋病知识介绍给在场的大学生,随后范老师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传播趋势和数字,大家顿时瞠目结舌。
一位来自太原大学的女生说:“我以前总以为艾滋病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它就在我们身边。”技能培训环节主要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老师先给大家演示了一遍,很多女生感到有些害羞,后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鼓足勇气认真学习。
省教育厅体卫处的负责人介绍说,大学生同伴教育是利用青年的趋众倾向,利用同伴压力的积极因素,向大学生传播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选择、面对艾滋病增强自尊自信和责任感、避孕等多个模式。通过轻松的游戏和自由深入的讨论,让青年人在同龄人中可以公开健康地讨论性话题,并向其他同龄人传播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