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猪场坪乡大窝凼村49岁的农民雷金超,5月23日犁地时被牛撬伤,8根肋骨骨折,胸腔外露,被火速送到市人民医院救治。到7月17日出院,共花费42250.9元,医院当即按规定给他报销16608元。“是医院执行市里3月底调整、完善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为我家减轻了这笔沉重的经济负担。”9月12日,雷金超在家门口向我们说起此事时,感激之情涌上心头。 到去年底,兴义市58万农民中,有49万多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使用基金2378.5661万元,按照上级“农民报销不低于80%”的要求,农民可月均报销医药费近160万元。而今年1月1日至3月20日,该市农民仅报销医药费81万元,意味着参合农民看病的经济负担仍然沉重。
3月下旬,兴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带着“参合农民医药费报销为什么这么少”等问题,分赴巴结、桔山、万屯、郑屯等乡镇、街道办事处,进村入户,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报销病种、报销比例、药品使用、定点医疗机构设置是否方便等,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随后,兴义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调研中参合农民反映的:“城镇职工医保能用的药,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参合者到省外打工可以报销,到省内打工为什么不能报销?到定点医院去看病,车费还比药费贵。参合者到外地务工生小孩咋不给报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增设定点医院,增加报销病种,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减轻农民负担”的共识。
3月31日,兴义市政府发出关于补充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的通知,提高参合农民在乡镇、市州定点医院住院就医的报销比例,增加育龄妇女符合生育政策,在乡镇和州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补助等一系列新政随之施行。
本着“方便农民就近就医、减轻患者往返费用”的原则,兴义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规定,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525家,定点医院由26家增加到63家。并聘请人大、纪检、村党支部的有关负责人对医院收费、结账等环节进行监督。
及时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规定,使兴义农民更享实惠。4月至8月,该市参合农民月均报销医药费超过150万元,是一季度的2.5倍。今年前8个月,该市9.9万多人次参合农民在医院累计报销10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