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什么?西北人认定,强化农村卫生服务网底功能,加强乡镇卫生院能力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做到有房、有设备,更要有合格的人才。
你追我赶“修补”网底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西北各省区在提升农村卫生体系的服务能力上,面临着比中东部地区更大的障碍和挑战。
然而,记者采访时发现,近年来,西北各省区的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力补“残缺”的网底,加强农村县、乡、村三级网硬件建设,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焕发生机。
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镇河滩村乡村医生星国龙自己筹钱盖的卫生室狭小拥挤。今年秋天,他就可以搬到新卫生室了,盖卫生室的3万元是政府出的。
在陕西省志丹县杏河镇,中山村二队的25户居民,刚刚从沟底的窑洞搬到了山腰上的新村,那里有新建的漂亮房子,4间房子的村卫生室也在其中。
乡镇卫生院是直接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主战场,村卫生室是农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保证疫情报告信息畅通的前哨阵地。“设备破旧不堪,房屋透风露天”,曾经是西北两级卫生机构的真实写照。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薄弱的状况,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必须迈的第一道坎。面对这道坎,青海省筹资1.06亿元,两年要在全省3194个行政村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陕西省政府决定3年投入15亿元,结合国债项目,开展乡镇卫生院房屋改造建设,按照中心卫生院25万元、一般乡镇卫生院10万元,村卫生室3000元的标准配置装备。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187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设备补助,设病床的卫生院补助10万元,中心乡镇卫生院补助30万元。
没有庙哪来的和尚,“补网”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基础。青海省贵南县牧区扎马营镇卫生院藏族院长宁格加对此很有感触:“以前我们这里少房,没设备,医生走得比留下的多。这几年政府把房子建起来,设备有了,条件好了,医生们越来越有盼头了。”
有“庙”更要有“神”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人才匮乏问题在西部格外突出。新疆哈密市二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胡萍说,全院就4个医生,每个人都身兼几职,派一个人外出学习,有些工作就没人做了。
对人才匮乏的后果,西北的卫生管理者有着清醒的认识。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王炼说,农村没有好大夫,国家投入到卫生院的设备就可能成为一堆废铁。
为了打破人才这个阻碍农村卫生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西北各省区都下了大力气。青海提出“两培双带”,重点培训农牧区推广适宜卫生技术的人员,对地市、县两级医疗技术骨干和乡村医生采取分级培训,省级医疗卫生单位每年免费安排400名基层卫技人员进修,基层每年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新疆则采取定向培养农牧区医学生的办法,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为乡镇卫生院输送2000名具有专科医学学历的技能型卫生人才。
甘肃省政府定下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80%以上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在职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乡村医生中60%以上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为此,从今年起到2010年,每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中专以下学历农村卫生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力争2010年为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大专以上学历卫生人员。
面对基层留不住人才的另一个瓶颈——职称问题,甘肃省去年为乡镇卫生人员开了绿灯,实行职称评定“内部粮票”制度,淡化科研、论文、外语等硬指标,重点看对常见病的防治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有了盼头”。
让农民的医生安下心
为了保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西北各省区达成共识:不能让乡镇卫生院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要缩小城乡在享受卫生资源方面的差别,政府就要“养”乡镇卫生院,减轻运行成本。
记者获悉,青海省利用对农牧区税费改革的机会,对乡村医生的报酬实行了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按牧业县每人每年1000元、农业县每人每年600元解决了乡村医生的报酬问题。乡镇卫生院试点收支两条线管理,使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吃上皇粮”。
在新疆,哈密市卫生局局长帅志红说:“如今不用发愁硬件建设和卫生院人员工资了,设备是政府招标采购,房子是政府建的"交钥匙"工程,工资100%由政府负担,基层医务人员已没有后顾之忧。”
寻找持续发展之路
在宁夏平罗县高庄乡惠威村,记者遇到农民马梁林,他在村卫生室只花了3毛钱就买到了一板速效伤风胶囊。马梁林说:“这药在卫生室比药店至少便宜7毛钱。"零利润"药品进村让农民得实惠。”记者了解到,在西部,从宁夏的药品购销制度改革到青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各地都在“试”中寻找农村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2006年开始,宁夏在全区实行乡村医疗机构药品“零利润”。据统计,经过药品统一招标,宁夏乡村医疗机构药价总降幅达48.76%。
在青海省湟源县波航乡卫生院,几年来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卫生院把全乡13名村医都管了起来,每月给乡村医生讲授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并与村卫生室建立紧密的双向转诊合作机制。
青海省卫生厅工作人员张守顺说:“在建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枢纽,充分发挥卫生院综合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在承担本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康复、培训、健康教育、合作医疗、卫生监督等工作任务的同时,行使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这是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的保证,也是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率的举措。”
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王炼说:“我们非常注重制度的可延续性,努力把好的制度建成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没有好的政策不行,没有制度的保障更不行,我们正在走西部特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