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卫生系统关注民生 力争百姓就医“零障碍”

2007-7-22 10:14 【

  卫生系统系列举措关注民生贯穿到细节

  力争百姓就医“零障碍”

  老百姓看病,在关注诊疗质量的同时,还希望流程更便捷、环境更整洁。天津市卫生局在广泛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把改善患者普遍关心的就医环境问题作为落实市九次党代会精神,让群众共享卫生发展成果的“重头文章”,于昨日推出“创建优美环境,方便患者就医”系列举措,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贯穿到每个细节,努力创建医院环境零污染、医疗保障零障碍,多方面保障患者满意就医。

  这些举措涉及门急诊服务、医院环境、相关服务设施、医疗秩序等各个方面。规定门急诊服务做到“四有四便捷”,服务设施做到“六有”,其中对患者就诊、检查的时间,服务区域卫生情况、导诊标识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划价取药不超15分钟

  门急诊服务要有醒目标识,夜间急诊指示灯箱明亮,便于患者及时到达诊室;诊室干净,物品摆放有序,桌面清洁,工作人员仪表端庄,工作服不褶不皱,佩带身份标识上岗;提供足够候诊椅,有轮椅、平车,饮水设施齐全。有合理问讯、挂号、诊疗、转归医疗流程,便于患者顺畅就诊,门诊就医流程合理,缩短等候时间。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检验、心电图、超声检查出具报告不超过30分钟,影像检查出具报告不超过1小时,门诊诊疗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急诊接诊5分钟内进行处置,疑难病例及时会诊。

  挂号不用到医院

  门急诊要以便民为原则,态度和蔼,解释满意,便于患者了解病情,明明白白看病;实施窗口挂号、窗口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网上预约挂号四种方式;主动迎诊,导诊、咨询服务到位,有问有答;尊重患者隐私,有相关防护措施。

  无条件救治急危患者

  门急诊有综合诊疗质量保证措施,便于患者获得医疗安全和质量保证;须严格执行《临床诊疗指南》和首诊负责制,病历书写规范,记载翔实、准确,字迹工整;总值班、医务科要现场组织协调重大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处置急危患者;值班工作人员必须是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注册执业医师,进修医师、见习实习医师不得独立应诊。

  医院环境要“五净”

  医院环境要做到“五净”。墙面、墙体、地面要洁净,无乱涂、乱画、无烟头纸屑和痰迹,对残缺的玻璃、门窗及时更换,污染的墙面及时粉刷和油漆;卫生间、洗漱间、配膳间设施要洁净,无废物异味、无污水外溢;花坛绿地洁净,无白色污染,无垃圾废弃物;院内环境洁净,无车辆乱停乱放,无渣土、垃圾堆积,清整道路,消灭卫生死角;诊疗环境安静、干净,无噪声污染。

  导诊牌指示方向要明确

  服务设施须做到“六有”。门急诊、候诊大厅有灵敏可靠的公用电话,便于群众使用;有垃圾容器,满足患者需求;门急诊、候诊大厅有健康宣传栏,普及基本医疗知识,同时杜绝乱涂、乱贴、乱画;有监督和管理,设专职管理人员,确保卫生达标、设施齐全;院内有统一标识标牌,字体、规格要规范统一,变更及时调整,损坏及时补齐,导诊牌指示方向明确;有控烟、禁烟制度,门急诊、候诊大厅、病房、医技科室内严禁吸烟。

  垃圾的“身份”须分清

  医院管理达到“三有序”。对来院人群疏导有序,合理分流就诊人群,门、急诊高峰期有应急措施;院内交通组织有序,设专人调度、管理院内交通,杜绝乱停乱放占压通道,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医疗垃圾、废物管理规范有序,必须明确医疗垃圾的“身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严禁与生活垃圾混放。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禁随意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