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原料药行情回暖 涨价之风可能有蔓延之势

2007-6-28 8:48 【

  在涨价喧嚣的背后,中国原料药产业蕴育的变革和生机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意义。

  CphI中国展展位上。“对不起,我们不报价。”当记者向展商询问维C和青霉素工业盐价格的时候,国内几大生产厂家给出了相当一致的回答,甚至会上还传出了有维C生产厂家对外宣称因检修而停产的消息。

  但是,记者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事实上,河南华星制药的青霉素工业盐的对外报价已经达到20美元/BOU,而石药的维C对外报价达到了90元/公斤。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宗原料药行情陆续回暖,一直到今年5月份的南京原料药会,涨价之风愈演愈烈,涨价品种的范围正在扩大,甚至一些非优势品种的价格也闻“风”而起。

  更多因素

  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在这次会上对近期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在她看来,如果不考虑其他更多因素的话,分析影响价格上涨的原因无非就是源于成本的上升、市场需求的增长、行业竞争者进退及其他现实因素的激发。然而,目前在中国原料药产业的振荡中,还有更多的因素应该被考虑进去。

  首先,我国以生产仿制原料药为主,因此,在研发方面的软成本在价格构成中一般不体现出来,最直接的就是制造成本。近年来,原料药生产的上游资源、电、水、煤等以及人力成本都在上涨,令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微利状态中挣扎。同时,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市场的重视和对社保投入的逐年加大,使用药人群不断扩大,促使市场对大宗原料药如维生素、头孢类、青霉素类等的需求在放大。

  其次,经过了几年的恶性竞争之后,一些不具备竞争实力的生产企业逐渐退出,也成为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维C为例,6年前有不下20家的企业生产,但是经过市场洗牌,目前整合为“4+2家”。青霉素亦是这种情况,前几年行内一直有“八大家”,而目前能进行常规生产的只有6家,这样,退出的企业就腾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

  另外,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导致行业竞争者的减产和限产也会造成价格的飙升。如红霉素,国内主要的生产厂家宁夏启元药业暂时性停产,造成了红霉素原料药的暂时性紧缺导致最终的涨价;再如VB2,也是由于国内最大的生产厂家广济药业在前段时间停产,使得VB2市场出现了供应的缺口。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这一年多以来,几个大宗原料药生产厂家基本上都没有发生重大的扩产和增产事件。以青霉素工业盐为例,2005年河北中润在内蒙古万吨青霉素基地扩产完成和同年河南华星5期生产线建成之后,这两年都没有新的生产线上马。一旦某个产品主要生产厂家扩产到一定的程度,对后来者来说,进入门槛和开拓市场的难度将变得非常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行业的价格体系。

  在具备了上述所有的条件之后,中国的原料药涨价似乎就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风,就是今年以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

  今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起草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大大加强了企业在环保投入上的压力。而在这次的原料药会上,记者在与企业的交流中发现,企业担心最多的也是环保的压力。

  虽然最后出台的调整部分原料药出口退税并没有涉及到维C和青霉素,其影响也不如人们原来想象中的那么大,但作为一个政策信号,中国的原料药出口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同时,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一直存在、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壁垒等,都是引发原料药价格上涨的现实因素。

  趋于理性

  此次价格上涨与以往不同的是,很多企业一改过去“孤军作战”的做法,同行之间为了避免低价恶性竞争,不再互相杀价。吴惠芳认为,这说明了我国原料药企业的竞争手段已经从过去的靠低价竞销转为依靠品牌、实力、服务来取胜,行业竞争更趋理性。

  在回顾和总结之后,吴惠芳将这次的价格走势总结为16个字:长期酝酿,四处观望,投石问路,凯歌高奏。

  长期酝酿阶段,主要是中国的原料药特别是那些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大宗原料药企业,经过几轮扩产,恶性竞争之后,谁都不敢轻易出牌,即便是长期在生产成本线上挣扎,在价格低迷期徘徊,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死撑到底的方法与国外企业的做法不同,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外企业会从战略角度看,或考虑兼并或转移生产线,以减轻眼前的压力,从其他渠道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四处观望阶段,一旦死撑到了一定程度,企业自己可能也承受不了成本和竞争压力,逐渐开始观望,打探同类产品和其他产品的价格走势和竞争状况,来决定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投石问路阶段,这时候很明显的就是往往内销价先涨,国内制剂企业随之遭殃。因为海外定单一般比较稳定而且回款快,而且更重要的是出口量一般比较大,有利于企业占据国际市场。因此,在这个阶段,原料药生产企业往往选择小单和短单来进行试探性的涨价。这时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市场报价非常混乱,甚至一度出现过4个厂家报8个价格的情况,而且签单量也并不是很大。

  凯歌高奏阶段,只有当那些长单大单最后签订了合同并开始执行之后,这种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才可能结束,价格也就稳定在一个相对高位的状态。

  结合上述分析,从原料药会现场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原料药尤其是大宗原料药正是处于投石问路的阶段。事实上,无论是不报价还是停产的理由,都是企业试探市场反应的一种手段,而且,即使像华星青霉素工业盐20美元/BOU的报价,也可能与上述手段殊途同归。

  新法规生效引起关注

  欧盟REACH法规最终文本于6月1日起生效,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规与我国制药企业关系密切,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在这次展会上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REACH法规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或限制使用的法规的整合,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最新的管理法规,主要用于控制在欧盟年销售量1吨以上的化学品,目的是为了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由企业自己对自己的产品风险进行评估的制度。法规对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实行分阶段注册,按照时间表的要求,年进口量1000吨、100吨、1吨以上的化学品分别应在2010年11月30日、2013年5月31日、2018年5月31日前完成注册。

  大多数药品已经在欧盟药品局按照药品的身份注册,所以属于REACH法规例外的条款。只有当某一种物质以非药物的身份在欧盟销售时,就要考虑是否应该按照REACH法规进行注册,这取决于国外进口商购买这种物质的用途。

  新政策使出口价全线飘红

  受近日国家出台的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等因素的刺激,药品出口价格上扬成为展会的一大特色。迫于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和环保的压力,许多企业都把目光投向海外,加上最近我国大部分生产原材料涨价,导致许多原料药价格屡创新高。本届展会行情火爆,维生素类原料询盘热烈,天然药物提取物行情相对去年稍显冷清。

  由于国际通用名原料药将与特色原料药平分秋色,我国在大宗原料药方面的优势随之扩大,在特色原料药方面仍然没有起色。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出口价格上扬也使我国原料药出口竞争优势逐渐缩小,这必将导致我国原料药出口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