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无论代表、委员还是医生、普通百姓,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锁定在“医保”上,这个老话题因此被推到了中国社会的风口浪尖:覆盖面不足、弱势人群缺乏保障、报销限制太多……在种种讨论中,《生命时报》记者了解到,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居民来说,担心的焦点不是一般疾病保障,而是花费巨大、对生命产生直接威胁的大病。
因此,两会结束后,本报联合专业调查公司,继年初推出食品安全大型民意调查后,第二次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5个城市对1368位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的内容正是对大病及医疗保障的看法。
老百姓怎么“看”大病
这次我们围绕大病的各个方面,设计了11个问题,其中1、6、7、9、10号问题为单选,其余是多选。分析结果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国城市居民对大病是什么态度:
第一项“经常担心自己或家人生大病吗”中,57.3%的人表示偶尔担心,26.5%的人经常担心,16.2%的人出于各种原因没考虑过。
问到“最担心自己或家人生什么大病”时,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如癌症等获得54.0%的“支持率”,其次是意外伤害37.7%,花费巨大的疾病如尿毒症25.4%,长期拖累家人的疾病如瘫痪24.2%,慢性病如糖尿病19.6%.
在回答“因为什么原因担心自己或家人得大病”时,有59.9%的人选择经济负担重,46.8%的人担心威胁生命,其次是拖累家庭37.7%,担心事业受阻14.9%.
关于“一旦得了大病会依靠哪种方式”,医疗保险有68.4%的选择率,47.2%的人选择自己存钱或向亲友筹钱,其余依次是商业保险、社会救助,还有6.7%的人表示没办法。
在第五项“得了大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中,“没钱治病”优势明显,有59.2%的选择率,第二位“各个大夫说的不一样”占26.3%,其他依次是住不进医院、不知去哪个医院、托人找大夫给红包。
接下来是“是否担心因病致贫”。57.62%的人非常担心,不担心和没想过的分别占15.75%和26.63%.
下面一个选项印证了“钱多不愁”的道理——当问到“手头有多少存款才不会担心得大病”时,38.8%的人认为要80万以上,26.0%的人认为30万—50万,24.5%的人认为50万—80万,10.7%人认为10万—30万就行。
关于“为了不得大病正准备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运动健身获得46.3%的“支持率”,其次是健康饮食或吃保健品41.7%,定期体检30.8%,获取防病知识26.7%,还有17.5%的人不采取任何措施。
第九项“有没有考虑为自己或家人购买商业保险”的结果是:40.64%的人已经买了,24.60%的人准备买,24.02%的人没考虑过,其余的人考虑过但放弃了。
对于“有没有为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存钱”的问题,48.3%的人表示有,13.6%的人正在考虑,38.1%的人没考虑过。
在最后一项“现在的医保制度中,哪点觉得最不方便”中,手术和一些药物不属于医保范围获得54.2%的选择率,其次是报销额度45.4%,定点医院22.4%,区域限制21.8%和报销手续19.1%.
专家高度评价调查结果
本报这次调查主要针对15—65岁的城市居民。看到记者发来的结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石远凯教授认为,调查反映了城市普通居民对大病的基本认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黄峻表示,调查结果实事求是、方法可靠,他本人通过相关结果了解到很多信息,非常有用。
对这次调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的总结更直接:该反映的都反映了。他告诉记者,对学术研究来说,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他和前两位专家都指出,《生命时报》的此次调查,无论对卫生部门、医疗机构还是科研单位来说,都很有借鉴意义。朱铭来更表示,希望新闻机构以后能进行更多类似调查,与学术界共同努力,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
最突出印象:缺钱
“我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老百姓对大病的支付能力非常有限。”黄峻院长一上来就说,我国现在很多慢性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如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但另一方面,老百姓的生活刚进入小康,“承受不起风吹草动”,几万元的大病就足以使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因此,26.5%的人经常担心生大病、最多的人因为经济原因担心生大病也就不足为奇了。对此,石远凯副院长和朱铭来教授也有同感。也难怪,无论是担心得大病的原因还是大病就医的困难,对金钱的担忧都“遥遥领先”;而大部分人担心因病致贫和认为80万以上存款才“放心”,更表明老百姓对大病支付能力的担忧,远远超过本该理所当然的原由:生命健康。
这看上去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但却是现实。石远凯副院长告诉记者,以城市居民最担心的癌症等疾病为例,“由于缺乏防病意识,很多患者发现时都到了晚期。这时往往只能通过治疗延长生命,而这种延长是以金钱为代价的。比如晚期肺癌要使用全身化疗,分子靶向和辅助药物治疗,花费几十万很正常,上百万的也大有人在。对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甚至无法承受的负担”。在黄峻院长看来,致死、致残的疾病都是大病,不但消耗金钱,而且影响到家庭收入以及生活水平。
那么,48.3%的人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存钱,是否是一个稳妥的做法?石远凯副院长认为,一般城市居民认为,存钱买了房子、解决了孩子教育问题,余下的钱就该用于生老病死了。对此,朱铭来教授从风险角度分析认为:最多的人选择80万以上存款,说明大家存在风险意识,但大病不是自行车、钱包,往往不是随便扛得起的。对于这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风险,必须有一个分散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医保、商保、社会救助的共同努力。黄峻院长的话更直接:老百姓为了大病“未雨绸缪”是出于“传统惯性”,但过于倚靠这种办法并不妥当。在现代社会里,大病保障不能靠人们“自行解决”,医保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百姓对医保既期盼又没信心
在我们的调查里,有几组看似矛盾的数据:生了大病,医疗保险是“最受欢迎”的依靠方式,选择率为68.4%,远远超过47.2%的自己筹钱和19.3%的商业保险。但是,依然有40.64%、24.60%的人已购买和准备购买商业保险,48.3%的人为健康存钱——在专家们看来,这样的数字并不矛盾,而是反映出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老百姓对医保既充满期待,但也缺乏信心。
石远凯副院长表示,经过这些年,我国的医保制度和覆盖范围在不断进步,保险比率也在增加。但是和医疗的实际状况比起来,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医保保的都是基本药物,新药往往不在范围内,偏偏这些药大多效果最好、价格也高,其费用只能由患者自己承担。朱铭来教授告诉记者,最初社保规定的是当地平均年工资的4倍,后来各地依据自身情况又有上浮或调整。但是,由于额度、范围的限制,这部分钱满足不了大病医疗的需要,比如移植、动脉搭桥手术等,因此,老百姓只能“自谋出路”。
但这条路现在看来是越走越远。黄峻院长表示,现在老百姓对医保的抱怨确实很多,希望自我负担的比例能下降。可是国家卫生投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降1个百分点,百姓承担比例却不断增加,如今已接近60%,而从全球来看,一般应在30%以下。不过,虽然现实状况催促着老百姓不断为自己加码,但医保是国家承担,人们终究对此充满期待,因而,68.4%的比例更多应是一种期望,而非现实。更重要的是,几位专家都提到,这次调查针对的是城市中等收入人群,他们的意见可以说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医疗保障体系如何完善
不过,此次调查也体现出一些积极信息。石远凯副院长就对有40.64%、24.60%的人已购买和准备购买商业保险的结果表示“超出预想。”他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进步。“医保总是有限的,商业保险能弥补相当部分的不足。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系统都是各种保险机制的相互补充”。朱铭来教授更建议大家在日常理财计划中,将商业保险作为辅助手段,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黄峻院长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中,第一位应该是医保,第二位是商业保险,第三才是个人支付,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社会救助。而在我们的调查中,这4项的选择率为68.4%、19.3%、47.2%和13.6%.
医保如此重要,效果却有限,我们应该如何促使其产生更大作用呢?国家增加投入,加大覆盖范围是首要的——目前,基本医保的覆盖率在城市也只有30%.在调查最后一个问题时,老百姓对现有医保制度的手术、药物费用抱怨最多,其次是报销额度,对地点限制、报销手续的看法也不少。对此,石远凯副院长表示,定点医院和区域限制是客观实际决定的,很正常,而报销项目也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能改的,目前来看主要还是简化报销手续、加快报销速度。
朱铭来教授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这个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毕竟有限,即使是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全民医保也早让该国不堪重负。因此,“全靠政府”的想法并不现实。他认为,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利用。比如美国,医保政策由政府出台,其执行很大一部分委托给保险公司,政府只负责监督。而政府的投入,则主要放到弱势人群身上(按黄峻院长提供的数字,美国医疗保障中这部分钱占40%),同时也有更多的财力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救助。“在美国,社会救助是第二大医疗保障项目,针对人群非常明确,就是低收入者。”朱教授指出,可以给保险公司和主动为职工购买商保的企业一些鼓励政策,共同把医疗保障的担子挑起来。
如何解决看大病难
看病贵、医疗保障不足是这次调查体现出的主要问题,而看病难、健康意识提高也明确地通过数字表现了出来。
在“得了大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一项中,大夫说法不一、住不进医院、不知去哪家医院和给红包的选择率都比较接近。对此,几位专家进行了分析。石远凯副院长拿胃癌举了个例子:早期直接手术就可以,这是医生的共识,不会有不同意见;但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有几种,医生们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但都在合理范围内。而对于疾病的判断,黄峻院长说,像心肌炎,早期症状和感冒很像,很多医生可能会出现判断偏差。因此,大病最好还是去专科进行检查。而住不进医院的问题,他们认为主要还是医疗资源和患者过于集中造成的。这个“老话题”的解决之道也是“老办法”:大力发展社区医疗。黄峻院长说,到他的门诊看病的人,一多半在社区医院就能解决。如果社区医疗发展得足够好,有了顺畅的转诊程序,就能起到分担大医院压力的作用,甚至还能解决很多患者“不知去哪家医院”的问题。
采访中,石远凯副院长还特别提到了保健的问题。在第八个问题中,运动健身、健康饮食和定期体检分别得到了46.3%、41.7%和30.8%的选择率。他指出,这3项代表了最主要的3种保健方式,也可以看出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提升了。“1/3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他说,人体就像一根弹簧,虽然能屈能伸,但老拉着总有一天也会缩不回去。因此,坚持运动、科学饮食、不抽烟少喝酒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定期体检也是很重要的防病手段。比如癌症,“早期发现的话,大部分患者几万、十几万就能治愈;如果发现得晚,上百万也保不住”。
大病的其他影响
这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等收入人群,月收入1000元—4000元的占83.6%.朱铭来教授认为,这个人群对大病保障的普遍担心,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我国在发展初期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内需拉动正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但现在老百姓出于对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担忧,把钱袋子捂得紧紧的,不敢理性消费。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心态,长期下去必然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他认为,如果国家保障能给予人们充分的安全感,自然会形成良性循环。
黄峻院长告诉记者,在世界主要大国里,只有中国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因此,加强这方面工作是今后的重中之重。他还指出,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国民健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占到20%—30%的比例,因此,健全医疗保障的结果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