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分管卫生,了解中医药工作。但自2006年1月5日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建设中医药强省”一年来,中医药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还是给了她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她说。
以“发展中医药”为抓手,激活并撬动起经济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曾经领潮改革开放的广东省,再次在全国走在了前头。
从中医药“大省”到“强省”
广东早已是中医药大省。且不说,广东人历来喜喝凉茶、做药膳,有信中医、服中药的传统。而且,岭南气候利于药材生长,中药有1300年历史,陈李济、王老吉等百年老字号光彩耀世,2003年中药销售收入已居全国第一。有100多所中医院,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
中医药“大省”的形成,更多是长期“自发”形成的结果。而2003年的两件事,使中医药逐步进入省决策层“自觉”的视野。一是在抗击非典中,广东最早推动中医药介入,病死率最低,后遗症最少,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二是在广东建设县域经济过程中,以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为内容的农村“效能经济”,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受到格外关注。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一份有关“中医药国际化”的材料上批示道:中医中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研究开发潜力很大,走出国门前途无限。广东省是中医中药大省,应当成为中医药强省。随后,他又多次批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思路逐步明晰。
2005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成立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张德江、省长黄华华亲任顾问,常务副省长钟阳胜任组长,雷于蓝、佟星、姚志彬3位省领导任副组长,11个厅局一把手任组员。其建构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2006年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在全国率先吹响“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号角。张德江作长篇动员讲话,黄华华作总结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专门发来贺信,指出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随后,广东相继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2006年—2020年)》、《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地市积极响应,迅速落实……
一步“棋”带出一个“价值链”
广东经济发达,而“小小”中医药,被提升到建设“强省”的高度?这让一些干部和群众费解。
说其“小”,是因为中医药只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一部分,且近年来有缩减的趋势;而且与石油、化工等相比,中药产业也难称得上支柱产业;即便省中医药局也只是省卫生厅的下级单位,级别也“低”。
然而,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的过程中,各地领导越来越体会到这一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抓手之“妙”。对此,雷于蓝和省卫生厅副厅长兼省中医药局局长彭炜感受深刻。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任何一项,发展中医药都是很好的载体和切入点。”雷于蓝说。
“在省卫生厅主要领导支持和省直机关配合下,中医药工作氛围浓了,干劲足了。”彭炜说,不少“一、二把手”以前很少注意中医药,现在见面都说找到了一个开展工作的“宝贝”,“说起中医药如数家珍”。
建设中医药强省一步“棋”,产生出一个中医药“价值链”,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采访中,时时可感这一举措带来的深刻变化,可概括为民生、经济、创新、文化等“四个工程”。
民生工程: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民生问题。
这给了中医药用武之地。相对于西医药,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彰显。
对此,雷于蓝有切身的体会。说到“验”,她家里老人血液粘稠度高,隔段时间要输液,后来听到一方,每早生姜三四片,开水泡后加蜂蜜少许服用,效果很好。说到“廉”,雷于蓝多次深入农村调研,逢到村卫生室必看处方,同是普通感冒,开服中草药“八九块钱搞定”,“小病不出村”,再到综合医院看,往往要几十元。
解决群众看病问题,要让中医药进入“农村”和“城市社区”,以一批“名院”、“名科”、“名医”为基础。广东把这一思路称为“三名两进”工程,并投入巨资。
一年后的成绩单是喜人的:2006年,全省中医医疗机构门诊量达31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住院人次增长1倍。12个全国重点中医专科通过验收,数量全国第一;1200名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专业学历教育;80%的社区医疗机构掌握了8—12项适宜技术;60多位中医名家编撰的《社区中医诊疗实用教程》,堪称“中医诊疗小百科全书”,在基层推广……
中医药备受群众欢迎,这在采访中随处可闻可见:广州荔湾区华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理疗科4个医生1天要接60多位病人;深圳市中医院,推广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适宜技术进病房,住院床位供不应求;佛山中医院,仅一个中医骨科就分了15个二级分科,蜚声海内外;广东省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九灸”,每日排起长队,几天就多达数万人。
彭炜说,我国是“穷国办大卫生”,建设中医药强省着眼“民生”,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以及因此节约的大量卫生资源,“其价值无法估量”。
经济工程:中药产业成为新增长点
在一些传统产业“高增长”却伴有“高污染”的困境下,中药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切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一年来,《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五大工程”及其35类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以“名厂、名店、名药”为骨干结点,中药产业正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中药业产值达95.54亿元,同比增长18%;中成药产量达11.97万吨,占全国13%,居全国第一。
中药工业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以中药为主的广药集团,成为全国最大中成药生产基地。投资数亿的惠州“罗浮药谷”扎实推进,而落户中山市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项目,今年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更可贵的是,以中成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中药饮片工业为上游,中药相关产品生产为补充,药用辅料、包装和设备生产等为配套,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中药产业链”。这一产业链延伸到农村,与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主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肇庆高要市仅肉桂一种药材,年产桂皮近万吨,桂油800多吨,产值1亿多元,3万多农户受益。
“仅中药材种植,亩产收入就数倍于单纯种植粮食。”雷于蓝说,某种程度上中药产业的兴起,缩小了广东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对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做了很好的注解”。
创新工程:发挥中医药创新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别人的多,自己的东西少。其实,是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的好多“宝贝”。这些“宝贝”中,中医药最具原始创新潜力。
中医药的理论、技术和方药中绝大多数为我国独创,是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资源。而且,“发掘中医药创新潜力的机遇已经来到”,刚刚赴美洽谈中医药合作归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吕玉波说,许多国家把以中药为主的天然药物作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
采访中,广州中药一厂“消渴丸”的故事给人深刻的印象。消渴丸在古方“玉泉散”、“消渴方”的基础上,由中西医结合研制而成。在西药品种雄霸口服糖尿病用药市场的局面下,消渴丸以其组方独特、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在国内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成为多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唯一品种,占据“半壁江山”。
2006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中医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出任“首席科学家”,领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首次列入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青蒿素衍生物及板蓝根颗粒两个项目入选首批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医药治疗心肺疾病、老年痴呆、颈椎病等临床科研取得新成果……
在广东中医药研究所,发现一直以来许多人因为煎中药“麻烦”而放弃中医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该所经十余年攻关,解决了配方颗粒的生产难题,“颗粒”代替了“饮片”,不需煎煮,携带方便,配伍后直接冲服。而且,系列的药物标准化,以及适合西方人的冲服用药方式,使其出口逐年增长。
“创新”给中医药加上了腾飞的“翅膀”,焕发了中医药在新时期的活力。
文化工程:中医文化树起民族自信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因东西方文化碰撞引发的争议,不时撼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民族因文化而存在。越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的自立、自强越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同悠久的“儒、释、道”传统一样,“中医”是另一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
“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意义,不仅仅在经济社会层面上,更在传统文化的复兴上。”邓铁涛说,中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当今唯一仍在发挥作用的中国传统科学,“中医药文化的复兴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表现”。
2006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国务院批准广东凉茶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挟其余威,被誉为“第六代饮料”的广东“王老吉”凉茶,一路高呼着“熬夜上火了,喝王老吉”,大举“北伐”成功,对“饮料巨人”可口可乐形成冲击。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次中医文化复兴的成功。
这一年,电视、报刊宣传、科普中医药的内容多了,“养生保健,渐入人心”;白云山中药厂中医药博物馆“神农草堂”开放,参观者每日不绝;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落户广州,百余名全国名老中医汇集在广东师带徒,影响远播海外……
这是一套张德江提议出版的“通俗中医药丛书”,分“医理玄机”、“人文中医”、“方药奥秘”、“医史传奇”、“中医药趣闻”等五册。翻开它,便被其吸引,艰涩的中医药理论得到知识性、趣味性、群众性的解读。邓铁涛作序说,“领略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更加了解和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的复兴,同时借广东辐射港澳、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该省对外交流合作的“品牌”。“省侨办和对外友好协会等是我们经常的‘协作者’,”彭炜说,因为要有交流和合作,而我们能“拿得出手的”,首先是中医药。面向东南亚,向欧美延伸,中医药的对外合作日益增多。
潜移默化间,中医药文化的复兴,为建设中医药强省培育了肥沃的土壤,也让广东人多了一份面向世界的自信。
采访结束时,拜访邓铁涛。这位目睹中医半个多世纪风雨的老人,讲了《韩非子》中“和氏玉”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刖)。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楚山下。文王派人问,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邓老说,自近代以来,中医如那“和氏玉”,曲曲折折。如今,中央重视中医药发展,广东率先建设中医药强省,可谓“果得宝玉”。“中医是‘宝玉’,不是‘石头’,能给人类健康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