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高呼:质量检测一定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007-2-16 8:52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4部委12日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规范监管行为,避免对多宝鱼重复抽检,重复检查,保证多宝鱼正常流通。

  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这就意味着只有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因而,进行必要的检查,以获得准入资格,是食品进入市场前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理论上讲,只要食品的质量达到统一的国家标准,由一家取得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并认可后,就可以在全国范围的市场内准入,无须进行重复检测,更不应该有什么区域壁垒。

  但现实却是,在某一地区通过检测的食品,要想进入另一地区的市场,还必须接受当地检测机构的重新检测,合格后才会被准入。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对一些食品的准入资格还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家标准之外,很多地方还有自己的地方标准。市场监管者以地方利益为导向,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旗帜下,抬高外地食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标准。

  由于检测机构的资质条件不统一、检测方法标准不统一,导致重复检查,食品市场准入程序繁琐,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为市场的准入设置了区域壁垒,影响了食品市场的正常流通和消费。前不久,山东多宝鱼养殖户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因为“多宝鱼检测标准之争”发生了诉讼,虽然最终通过行业协会达成了协议,但这一诉讼暴露出的市场准入方面的弊端却意味深长。

  建立共同市场和统一规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实现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上的标准统一,才能实现市场竞争主体的自由流动,达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可是目前由于国家的产品检测体系和检测标准体系的建设不完善,地方政府或者部门间有着不同的政策、体制和标准,这已经成为影响市场一体化的一道天然障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加入WTO和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正处于一个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剧烈变化、市场对地区关系塑造力迅速上升的时期,市场一体化要求日趋明显。在这个大背景下,破除区域障碍,强化区域合作已经势在必行。据悉,为了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东北三省已经开始了“立法协作”,实施了法制一体化,开创了全国省际间立法合作先河。

  这一范例为解决食品准入的重复检测问题提供了范本。要建设统一的市场,就不应该在国家标准之外再另行设置地方标准,区域之间应该加强互认和协作。只要是取得有检测资质的机构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检测并认可的产品,就不应该再进行重复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取消市场准入的区域壁垒,方便市场流通,促进市场繁荣,实现区域经济的双赢。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监测体系,统一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