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颈一年半的董川在窗前站立了一个半小时,随后开始练习双臂40斤力量推拉。董川由于颈椎骨折、颅骨损伤造成高位截瘫,在武警总医院接受了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已经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的躯体逐渐发生了惊人变化———他僵硬卷曲的手指伸展了,生殖器官勃起功能恢复,身体在支具的帮助下能够站起来了。
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位脊髓完全断裂的患者重新站立起来。
25岁的董川一年半前意外被一堵坍塌的吐鲁番空心砖墙砸伤,造成颈部外伤并颈椎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虽然得到了及时救治,保住了董川的性命,但他全身肌肉明显萎缩,脖子以下躯体瘫痪不能自主运动,没有任何痛、温、触觉,常常由于身体不能出汗而高烧40℃不退。2006年7月,父母抱着一线希望把董川送到北京武警总医院神经干细胞移植科,该科主任安沂华在国内最早开展神经干细胞移植术,3年来,治疗400余例脑瘫、运动神经元病、脑外伤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神经细胞受损类疾病,85%以上患者都获得了明显疗效。
神经干细胞能否修复董川的受损脊髓?安沂华主任领导神经干细胞移植科研小组为董川做了详细检查,进行了细致的病情分析,反复研讨治疗方案。常规神经干细胞移植术从腰椎进行穿刺,植入培养好的活性神经干细胞,借助在椎管内部流动的脑脊液修复受损组织。但安沂华主任在检查中发现,董川的颈椎3—7椎骨粉碎性骨折、液化,脊髓软化,同时脊膜破损造成了椎管粘连和狭窄,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已经高达正常值的200余倍。这就说明董川的椎管完全不通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难以在椎管内上下游走,达到活性修复受损细胞的目的。安沂华主任决定尝试新的介入点。经过反复论证,安沂华主任在助手的协助下,直接从董川受损的颈椎部位切入,首先解除他梗阻的椎管,松解粘连严重的神经根,然后将4个单位的神经干细胞分别植入受损脊髓的上下两端。手术后,董川的身体一点点发生变化。第16天,董川的右上肢可见肌腱收缩,手腕可以翻动,身体痛觉平面下降至肋弓下2cm,出汗平面和触觉平面下降至脐下2cm。手术后44天,他的左上肢肌肉丰盈,手腕灵活,可举起4斤哑铃40—50次,痛觉平面下降至肋弓下2cm,触觉平面下降至髂前上嵴水平,出汗平面下降至臀部。
2007年5月底,回家进行康复修养的董川按照安沂华主任的治疗计划,再次来到武警总医院。度过了半年的组织修复期,董川的病情恢复又有了新的进展。6月上旬,安沂华主任为董川施行了第二个疗程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术,此疗程采取额部穿刺和腰椎穿刺相结合的全新术式,目的是更好地使受损部位脊髓神经结构达到良性重建,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手术后,董川的病情大为改观,不仅双上肢可以轻松平推20公斤物体,曾经一度萎缩的膀胱逐渐恢复功能,全身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在支具的保护下可以站立一个小时,更让父母惊喜的是董川的生殖器官勃起功能恢复。
脑外伤、脊髓损伤是交通、工伤事故及运动意外中常见的损伤,伤者多为青壮年,造成的神经功能残疾直接导致患者截瘫或意识、认知、言语、记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营养受损神经细胞,但无法修复受损的脑组织和脊髓,尤其是脊髓完全断裂的患者根本无法恢复神经功能。
据安沂华主任介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脊髓损伤,是在患者椎管内植入活性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后产生新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改善脑、脊髓局部微环境,使受损神经细胞自我修复,填补神经网络缺损,重建神经网络,恢复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