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只有1岁半的河北廊坊的小女孩来到北京地坛医院就诊,一月前她被狗咬伤了右臂,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疫情一直呈上升趋势,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9月11日,卫生部公布了8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自5月份起,狂犬病已连续4个月成为我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8月份报告狂犬病死亡数301例,比7月份的237例增加了27%。据统计,最近北京45家狂犬病免疫门诊接诊的人数急剧上升。仅1至6月份,总数已高达69332人。“被狗咬伤了怎么办”高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百姓问答”热门排行的首位,阅读次数为11335次。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医师马小军介绍说,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未作预防注射者被病犬等动物咬伤后的平均发病率为15%—20%,而死亡率及近100%。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文献中最长的一例为19年。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有超过10日者。该病早期易误诊,特别是儿童及咬伤史不明确者。根据被狗或猫咬伤史、咬人动物已确定有狂犬病,以及突出的临床表现,被咬伤的人需及时就诊。如被咬伤的人感觉异常、兴奋躁动、恐水怕风,即可作出诊断。
狂犬病发病与否与5种因素有关:一是头、面颈、手指等部位咬伤的发病机会较多;二是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头面部深伤者发病率可达80%左右;三是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四是冬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五是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者发病率低。
目前狂犬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加强预防是控制本病的关键。预防措施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管理传染源。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病猫立即击毙。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排除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焚毁或深埋,切忌剥皮或进食。
二是伤口早期处理极为重要。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马或人源性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以一半量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剩余量作三角肌内注射。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三是预防接种。包括暴露前(致伤前)和暴露后疫苗接种。由于我国为狂犬病高发地区,凡被犬或其他可疑动物咬伤、抓伤,或医务人员皮肤伤口为病犬唾液沾污者均应作暴露后预防接种。对于兽医或动物管理人员以及山洞探险等高危人群应作暴露前预防接种。(王君平)
养狗者当自律
养狗还是禁狗,这似乎是一个老矛盾。亲狗者爱狗如子,恨狗者见狗就烦。如何协调好这一对矛盾?上海长宁区采取疏导加约束的方法,使养狗人与非养狗人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各得其所,此举值得称赞。
人与狗的历史,源远流长。“狗不嫌家穷”、“最忠诚的朋友”,就是人类对狗的赞美之辞。过去,我们常常在外国电影里看到,孤独的老人整日与狗为伴,不免感叹西方社会人情之冷漠。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们对老人与狗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子女无暇照顾年迈的父母,许多老人只能通过养狗来寄托感情。友好而忠诚的狗,不知陪伴多少老人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国外大量医学研究证明,养狗能改善人的健康状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狗相伴不但可以降低血压及胆固醇、减少冠心病发作,还可消除寂寞、减轻病痛。专家说,狗的情商相当于2岁幼儿的情商水平,比较适合老年人体力活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不仅如此,对于极难治疗的儿童自闭症或孤独症,“医生狗”是目前惟一可能有效的医疗方法。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曾开展过一项“医生狗”计划,专家让健康的宠物狗与有心理疾患的儿童接触,促使他们心理康复。
当然,狗也会给人带来很多烦恼,甚至危害。近年来,狗咬人的事件不断发生,一些地区狂犬病数量迅速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同时,养狗引起的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可见,人与狗的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社会和谐。
人与狗的矛盾,实质上是养狗人与不养狗人的矛盾。而避免摩擦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对话和沟通,促进相互理解。世界是多元的,人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对此,我们要有包容性。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宠狗,有人怕狗,也有人讨厌狗。最重要的是,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包容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对于养狗者来说,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如遛狗时都自觉给狗套上绳链、人多的地方不去遛狗、电梯里无人时再抱着狗乘梯、随时清理狗的粪便等。如果养狗者都能自律,人狗矛盾自然就少了。
养狗也是一面镜子。养狗的文明也体现人的文明。愿文明养狗成为风尚!(白剑峰)
对怕狗的人说声对不起
我国有不少关于犬的成语典故比如“鸡犬之声相闻”,是形容邻里之间一派和睦景象的;还有“愿效犬马之劳”,是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或服务的一种谦辞;人们在介绍自己孩子的时候,会说“犬子”如何如何。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中对犬也有一种亲近感。然而,随着国内养狗人群日渐庞大,养狗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离京赴美前,我在西坝河边散步时,常常因不慎踩着狗屎而气恼,平时也听说邻里之间因养狗之事纷争不断,甚至于诉诸法律。有些社区小狗到处乱跑,狗吠之声不断,狗咬伤人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和建设和谐社区是相悖的。因此,在美国探亲期间,我特别关注美国人养狗之事。
美国人养狗之风很盛。每天清晨或小鸟归林的黄昏,常常看到一些女青年牵着小狗在街上跑步,有些中老年人在社区公园遛狗。美国一些大小城市均设有宠物医院和宠物商店,豪宅中设有狗舍。新奥尔良有些居民在洪水滚滚袭来的危急时刻,仍抱着小狗一起撤退,飓风登陆后有几千只狗在灾区内获救,随后被送往其他地区。南密西西比州人道救助中心设有收容所,收容在灾区流浪的小狗。
美国人喜欢养狗,年轻人喜欢与狗为伴锻炼身体,老年人更多是为了排解孤独和寂寞。尽管各人养狗目的不同,但养狗人都具有良好的意识:一是不妨碍他人意识。禁止养狗的地方绝不遛狗,当在路上狗与人相遇时,就主动将狗牵开,看出有人怕狗,就说sorry(对不起),不因为养狗与他人产生矛盾与争吵。二是卫生意识。狗排便时,不管是否有人看见,均自觉将狗屎装入塑料袋放入垃圾桶。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我独自一人在公园散步,远远看见一老太太牵的狗拉屎了,在周围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这位老太太仍牵着狗返回公园门口取下塑料袋将狗屎装上放入垃圾桶并用自带的卫生纸将路边的脏处擦拭干净,然后才离开。在公园门口或绿地上,经常会看到放有一沓沓黑色塑料袋的显示牌,这种装狗屎的塑料袋是免费的,专门给带狗出来散步或遛狗者收拾粪便而设。有些狗主人也会自带塑料袋,以防不测。所以在美国很少见到狗屎垃圾肆虐公共场所。
由于养狗的人文明养狗,注意遵守公共道德和保护环境,狗与人生活在同一蓝天下,不至于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如何做到文明养狗,既热爱宠物,又保护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值得国人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