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专家呼吁儿童慎用手机

2006-8-27 23:49 【

  这两天,从事自由职业的孙女士遇到了烦心事,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吵着要父母买个手机作为“六一”礼物送给他,原因是班级里很多同学都有。这个要求让孙女士为了难,一直从事辐射微波研究的权威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毒理学博士生导师金锡鹏教授呼吁,手机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隐患实在太多,12岁以下儿童应当禁止使用。

  调查:11.4%的班级人人有手机

  上海儿童研究中心对6000人次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调查显示,电子产品已经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首先就是手机,在调查的班级中,全班几乎人人拥有手机的比例高达11.4%.记者还了解到,随着现在专用儿童手机的上市,不少孩子甚至要求家长购买五彩缤纷的儿童手机,无形中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当记者将该调查结果告诉沪北某中学初三年级班主任徐老师时,她对此结果并未感到惊讶。“现在孩子带手机上学的现象太普遍了,我和许多从事教育的同行都交流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不应该提倡他们使用手机。但很多家长觉得这样能方便联系到孩子,我们一禁止就有家长来说情,甚至搬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徐老师认为,很多中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使用手机很可能分散他们上课的注意力,也容易在学生中引发攀比情绪和失窃行为,而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

  观点:手机微波对儿童伤害更大

  “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家长在自己接打手机后,还要孩子再接过手机跟对方说几句,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危害孩子的健康……”

  提到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复旦大学教授金锡鹏搬出了自己钻研大半生的科学结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也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有个特点,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微波对人体伤害最大的部位是眼睛,眼睛的晶状体周围没有血管,传热很慢,容易引起白内障和其他眼部疾病,因此手机对儿童有严重的伤害。

  据金教授介绍,国际上对手机的微波强度有严格的规定,对职业性接触微波来说,要求每人每公斤吸收能量须在1.6瓦以下(SAR)。

  当微波超过50微瓦/平方厘米的时候,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具体的影响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头痛、头昏、睡眠问题、记忆减退等等。再增强的话就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尽管这样的影响脱离接触后一般会自然痊愈,但是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未完善,微波带来的损害会比成人严重得多。

  儿童打手机增加致癌几率

  金教授一直认为,手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已经得到证实的,但是关于使用手机会不会导致脑部肿瘤目前还没有定论。

  国际上很多专家却认为,手机在发射微波的同时也存在“极低频磁场”,一定强度的极低频磁场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和肿瘤。其中,对儿童影响最为显著。

  世界卫生组织自1996年起开始了为期10年的“国际电磁波项目”研究,参加这一项目的21名科学家对极低频磁场可能致癌性进行了评价,据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极低频磁场确定为对人疑似致癌因素。

  金教授所在的教研室有一位从美国归来的研究员一直在做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他坚决反对儿童使用手机,甚至认为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他认为肿瘤的潜伏期可长达15年,因此,不用手机对预防肿瘤也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