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安全联盟主席彼德森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应充分重视预防儿童受意外伤害,因为——“知道吗?就像今天这样的寻常日子里,中国就可能有200个儿童溺死,死于伤害事故的儿童总数可能会超过300个。你能想象吗——那将是200场揪心的葬礼,200对悲痛欲绝的父母。而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这是国际儿童安全联盟(TASC)主席皮特·彼德森昨天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发出的感叹。统计数字显示,伤害事故已成为儿童的头号“杀手”。彼德森先生疾呼,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应充分重视预防儿童伤害!
伤害事故不论贫富
美国一著名棒球手的孙子在家中游泳池中溺死,当时全家人都在场却没人发觉。“确有其事!再比如,年轻妈妈在浴缸里为孩子洗澡,突然电话响了,她匆忙去接电话,回过头来却发现孩子已淹死在浴缸里。”彼德森先生强调,世界上每个国家无论贫富,都得重视预防儿童伤害事故。
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地方,溺水死亡是儿童伤害事故中的头号死因;在中国,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最多,溺水排名第二;在世界各地,夺去儿童生命的伤害事故还包括火灾、跌倒、中毒、暴力、动物咬伤和自杀等。然而,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伤害和死亡距离儿童会是如此之近。
父母之爱不应有“缺”
“都说中国的父母特别爱孩子,我感觉到了。但是恐怕他们也并不懂得如何给予孩子安全的爱。”彼德森不无遗憾地说,他亲眼目睹过家长领着孩子乱穿马路。父母都不晓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又怎能保护他们孩子的安全?
每个孩子都有权享受安全而没有伤害的童年,这是TASC的宗旨。“我们原本可以给他们这些权利,但却没有做到。”TASC今年初起在北京展开的一个合作项目中,孩子成了关键角色,他们在课堂接受安全教育,并把提醒表带回家,请家长逐一打钩、对照执行;同时,项目组也在社区检查并排除安全隐患。一年后,TASC将评估项目效果,相信能令因意外事故而引起的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这一做法可以推广至上海。”彼德森先生说。
跨国企业担起责任
老毛病还没解决,新问题又找上门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最新产品,随之而来的儿童安全隐患却也与日俱增。垃圾食品和转基因食品、涂料引起的环境污染、玩具或电器使用不当,那些未知的伤害因素如何来规避?
这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往往很喜欢‘危险’的产品,因为带来生活享受、感官刺激的是它,但同时,形成安全隐患的也是它。”彼德森指出,跨国企业应积极投资,在企业和员工居住所在地的社区消除隐患———这是他们理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