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职场心理压力分3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症状:第一阶段是躯体症状,会产生失眠、焦虑、多疑、胃口差等情况;第二阶段就会产生退缩性行为,表现为不愿上班、无端请假、不愿意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等;第三个阶段会产生攻击性行为,比如火气大、矛盾多、破坏性强,甚至产生自残、自虐或者自杀倾向。
有调查显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压力最大。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宋国萍认为,大学毕业后没多长时间就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对工作抱很大期望,以为可以从此摆脱大学生活的单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是不久后,当他们发现自己不过是一颗螺丝钉,就容易觉得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对工作懈怠或频繁跳槽。另一方面,大学生长时间用考试成绩作为自己的评价体系,并过分依恋这一体系,一旦离开学校就无所适从。如果能放弃虚荣心,接纳自己的社会评价,就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个转型期。
职业心理咨询师窦吉则认为,销售员、教师、市场调查员、媒体从业者等与人接触较多的职业,以及民航业、银行、警察、煤矿、医护人员等意外事故高发的职业,容易成为职业心理危机的高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