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印度医药企业整体市值远高国内制药企业

2006-2-9 0:0 【

  目前,医药板块中国上市公司为97家,印度为103家,笔者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股价主要取自2005年11月15日的收盘价,考虑到国内不少上市公司正在进行股改,分析中将国内医药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改模拟测算处理。

  市值为公司股价和股票数目的乘积,是公司价值衡量和并购行为等的基本参考指标。印度的103家制药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230亿美元,国内9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1171亿元人民币,印度制药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是国内的1.7倍。印度制药上市公司2004年销售总收入为68亿美元,国内2005年为1310亿元人民币,印度制药上市公司的销售额约是国内的0.5倍。根据分析,国内销售收入中约1/3只销到药品流通领域,而未真正卖给终端,如果比较在终端的销售收入,国内约3.5元的销售收入相当于印度1元的收入。

  再从净利润指标看,2004年印度制药类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7亿美元,2005年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估计约为55亿元人民币(2004年由于国内亏损面和亏损额较大,仅28亿元人民币,缺乏代表性),两国公司的净利润基本相当。但净资产指标国内要远大于印度,国内97家制药类上市公司净资产约为700亿元人民币,而印度为43亿美元,约是印度的两倍。前述两项指标分析可以得出,印度制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6.2%,而国内为8%,股东投资回报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际上,市值高低最终取决于投资回报的高低。

  从产业面来看,印度制药业净资产收益率已接近跨国药企的平均水平,也显示了印度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医药类上市公司整体上缺乏竞争力,这是国内医药产业转型期的特征之一。

  印度近两年翻番上涨的大盘也拉升了制药板块市值,成为投入1元能转化为5.5元的财富催化剂。而国内五年来被五折甩卖的持续熊市使得股东1元的投入仅能转化为1.7元的可兑换证券。由于国内证券市场先天不足等因素,国内大量的优秀药企尚徘徊在资本市场大门之外,证券市场还未成为产业资源配置的场所,证券市场的边缘化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然而,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等证券市场重大的制度改革,将会促使国内证券市场又一次新生,国内医药类上市公司整体上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与印度制药业相比,未来国内药企的资本运营和产业运营的相互支撑将体现出三大趋势:

  1.整体上国内医药总市值将赶超印度,医药产业评价目标将由量的追求转化为质的追求。支撑因素包括国内整体经济实力强于印度、国内绩优企业的上市、全流通后将高效率配置资金投入、国内企业由营销创新向研发创新的转变等。这些措施将提高医药上市公司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增量资金的大举介入将最终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

  2.蓝筹企业和研发型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未来新宠。国内大量的壳资源上市公司本身并不能产生股东投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吞噬"股东财富。随着市场化发行机制的完善,能提供稳定股息回报的蓝筹企业将成为市场的基石,而研发型企业的成长性主要体现为其研发的创新性。研发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研发环节,蓝筹企业竞争力则为广泛营销渠道,这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中双方的结盟和并购成为可能。

  3.并购成为企业做强和实现股东价值的有效手段。现有的医药并购案例多以做大为目的,并购双方的协同效应较低,收购的往往是已严重过剩品种的产能,收购企业一旦出现现金流问题往往引发资金链断裂等危机。品种优先、并购做强的产业整合策略将依靠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举措共同提升上市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