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莱阳市一家企业多名年轻女工先后出现眼神呆滞、肢体抖动、浑身抽搐等症状,“怪病”像传染般蔓延,晚9时许,先后发病的7名女工被救护车拉进莱阳市中心医院。让医护人员感到奇怪的是,这7名女工未有任何疾病阳性体征,却呈现出相同的发病症状……“怪病”究竟是什么病?为什么这7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女工会集体发病?经过诊治后的女工状况如何?4月30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赶赴莱阳市了解情况。
「沉默」女工对病情绝口不提
4月30日中午,记者抵达莱阳市中心医院时,一些女工正在办理出院手续,有的已经离开医院。在住院部四楼,我们遇到了刚刚办理完出院手续的一名女工。被几位同事搀扶着的这名女工大概20岁左右的样子,用手捂着肚子,看上去仍很虚弱。面对询问,该女工一言不发,陪护着她的一位小伙子称“病已经好了,要出院了”,但其表情却遮遮掩掩,当记者再次询问时,几人匆匆离开。
据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知情人讲,首先发病的女工前几天曾回老家菏泽探亲,恰好遇到一名好友在老家死亡。返回单位后,她就变得精神紧张、抑郁,并经常和同事说死去的好友在找她,以至于渐渐出现精神不振症状。4月29日,该女工先是出现胡言乱语等异常表现,傍晚时突然眼神发直极度惊恐,随即晕倒,同一车间的多名女工看见她发病,也随后不能言语,浑身抽搐。见此情形,厂里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发病的7名女工被送进莱阳市中心医院。
4月29日当晚入院后,7名女工被分散安置在住院部的内一科、内二科和神经内科,其中内一科共安置了3名女工。昨天上午,3人中病情较轻的两名陈姓女工已经出院,在内一科5号病房,我们见到了尚未出院的陈某。
内一科的3名染病女工中,20岁的陈某是病情最重的一个,与她同病房的一位莱阳老人告诉我们,当晚入院后,陈某一直哭闹不止,神志恍惚,情绪激动,很难控制,其情绪稍微平静后,曾经试图下床走路,但刚走到门口就昏厥了。我们见到陈某的时候,她刚刚在一位同事的陪同下散步回来,看上去情绪已经稳定,但鼻子下部有明显被掐的伤痕,手腕一处瘀紫的伤痕,在我们试
图询问她发病时的情形时,她同样用沉默拒绝了。因为担心会引起陈某情绪波动,我们离开了病房。
「疑惑」行医30年没见过这种病人
由于女工的沉默,我们只能从当晚亲历救护的医护人员的描绘中,拼接出这种“怪病”的表现。
据该院内一科肾组的姜主任回忆,这7名被送进医院的女孩都没有疾病的阳性体征,入院时的主要症状为四肢发软,浑身无力,眼睛发直,身体剧烈抖动,伴有抽搐,病人均自述“浑身没劲儿,不舒服”,呈现的症状很像“癔病”,对于这些症状,我们在内二科医护人员那里也得到了相同的描述。
令医生和护士感到奇怪的是,经过医生治疗后原本已经不抖的女工,在看到同伴在抖动后,也开始被“传染”了似的不停抖动,没办法,医护人员只好将原本安排在同一病房的3人分开。
面对这种集体性的发病状况,医生本能地想到了是否为集体中毒事件。姜主任告诉我们,中毒的首要症状就是消化道反应,但这7名女工没有一人有消化道症状。昨天下午,莱阳市防疫站对发病女工标本取样的鉴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没有任何中毒迹象,可排除中毒可能。
不是中毒,又没有疾病的阳性体征,这种“怪病”究竟是什么病呢?
姜主任说:“见别人抖她也跟着抖,而且是异常地抖动,我当医生30年没有见到这种病人,目前对于这种病的诊断,还不能确定。如果这些女孩的病情出现反复或恶化,医院将对情况进行汇总,做进一步会诊治疗。”
「求解」谁能揭开“怪病”之谜
因为6名女工已经出院,唯一留院的陈某拒绝采访,使得探访“怪病”的线索无法成行,但在记者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却意外发现了与这场“怪病”有着惊人相似的几个事件:
2001年4月18日到23日,陕西省商洛地区山阳县太山中学初一、初二年级13名女生相继发“怪病”,表现症状均为大哭大闹,情绪激动,在排除了人为破坏的可能性后,经山阳县中医医院医疗小组初步诊断为群发性癔病;
2001年9月27日开始,云南省华坪县某中学陆续发生初中女学生反复“昏倒”的奇怪病例,至10月18日,已有32人患上这种病,所有患者都有心慌、胸闷、头昏和昏厥的症状,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专家诊断,学生所患为“癔病”;
2001年10月23日,利川都亭三中400余名学生出现口苦、头昏、喉痛等症状,个别学生伴有肚痛及呕吐现象。事发后,利川组织专家联合会诊,认定所发生的疾病为群体性癔病;
2004年2月,楚才职校同寝室8名女生相继出现时笑时哭、四肢麻木、行为幼稚等精神不正常症状,有的还几天不吃饭,经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诊断,这是患了群体性癔病;
根据这些事件中的记载,这7名莱阳女工的表现与上述描绘中的“群体性癔病”有极为相似之处,而“癔病”也符合医生在最初见到她们症状时的猜测,但能否根据这些相似之处就断定7个女孩所染的“怪病”就是“群体性癔病”呢?本报将继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
如果读者了解这种“怪病”的有关情况,或遇到过类似的状况,请与我们联系:604805913589812288.
请读者王女士持身份证到晨报接待室领取50元报料奖。
「相关链接」
癔病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多由于精神因素使大脑功能失调而发病,其诱发因素主要是精神上受到打击、恐吓、暗示,内心压力大等。此病大多发生在神经功能不健全的15岁左右的青少年以及神经相对脆弱的女孩子身上,春季发病率相对较高。发作突然,又哭又笑,哭笑难以自持,躁动不安,间歇性肢体抖动和头部摇摆,常因外界因素如情绪激动而诱发或加重,伴有其他精神和神经症状,如抽搐,感觉异常,失明,耳聋等。少数病人还伴有错觉和幻觉,个别甚至还出现意识模糊,不言,不食,少动,对周围反应迟钝。群发性癔病即集体发病,因该病暗示性强而容易导致共同发病,治疗时应隔离患者,并采取心理暗示疗法。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患者瘫痪、失语等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