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滚动式预缴费能有效解决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

2005-4-29 0:0 【

  经济欠发达的江苏省赣榆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通过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筹资难问题,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筹资问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的前提,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观念等原因,筹资难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筹资难成为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的一大瓶颈,而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则有效地突破了这一瓶颈。赣榆县卫生局局长王靖元说,滚动式预缴费制度是指参合农民结报医药费时,本着自愿的原则,用报销所得的费用,向所在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预缴该户次年医疗资金的制度。

  4种传统筹资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各地农民筹资模式大致有4种:一是政府组织发动,镇村干部上门收费;二是由财税部门代收;三是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代扣代收;四是由镇村卫生机构收费等。

  在第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各地普遍通过政府组织发动,镇村干部上门收费,由于行政推动力度较大,取得了一定的筹资效果。但是实践表明,这种筹资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并且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首先是筹资任务重。缴费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筹资是一年一宣传、一发动、一收钱,操作繁杂。镇村干部往往为此“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任务艰巨,压力非常大。

  二是筹资成本高。每年县镇村各级都要有负责筹资的人员,形成一支庞大的筹资队伍。每次筹资少则数月、多则半年。粗略估算,这种筹资方式在赣榆县每年需要耗费150万元左右(包括人力成本、会议和宣传费用、通讯及交通费用等),约占农民筹资总额的20%。

  三是资金不安全。农民医疗资金收不齐也上缴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地方还出现各种违规操作,如捆绑收费、搭车收费和无原则垫资等,甚至截留挪用农民医疗资金。实践表明,第一种筹资方式效果并不好,由于筹资成本过大,资金不安全且上缴不及时,极易造成年度经费脱节,对合作医疗的连续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一些试点地区进入第二个年度后,由于行政推动力的减弱,农民对合作医疗的参与率已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民筹资难问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其他三种筹资模式,也各自存在缺陷或面对新的困境:随着农业税的停征,财税部门的职能将转向服务与监督,由财税部门代收将失去依托;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在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存款的面不是太大,操作起来难以维系较高的参合率;完全由镇村卫生机构收费,由于任务太重,错位收费,效果不会好。

  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宜推广滚动式预缴费制度

  赣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标准为30元,其中农民个人筹资10元,政府每人补助20元。当地的报销比例在25%-40%不等,2万元封顶。试行“滚动式预交费”筹资制度后,在征得参保者同意的前提下,以户为单位,在结报医药费的同时,预先收取下一年度的参保费用。例如,某户农民全家4口人,下一年度的参保费用为40元,农民在日常看病报销时,所报销部分首先由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代扣为下一年度的参保费用,扣足40元后再按实际报销比例“打折”。所以一些农民说:“交一次钱,可以好几年不用再交钱了。”

  记者在赣榆县金山镇仲集前村卫生室碰上村民仲伟苏(全家4口人)为妻子拿药,当天他虽花去医药费用74.3元,实际上报销的18.6元已存入个人帐户,预交了一家四口2006年的部分费用。另一位村民仲洛树,当天医药费共5元,因其2006年的滚存金额已经交齐,直接报销了1.3元,所以他当天只支付3.7元现金。村医生仲济纪说,村医以前只要给村民看病就行了,现在还要负责所有的核算、记录等工作,工作量增加了,但农民更欢迎这种方式。王靖元说,滚动式预缴费制度现场预缴手续简便,可操作性强,保证了资金筹集与进入专用帐户环节的资金入口安全。而且这种筹资模式减轻了镇村干部的收费任务,减少了会议、宣传等费用,降低了筹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筹资难的问题。赣榆县在2003-2004年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期间,用三个季度的时间,运用滚动式预缴费方式,共筹集农民参合资金800多万元,占下一年度农民应缴资金的80%以上。经粗略估算,新筹资方式在赣榆每年只需40万元左右费用,较传统模式节约75%左右的成本。目前,当地依靠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已经静悄悄地开始筹集2006年度的农民参合资金。

  连云港卫生局局长助理姜伦深有感触地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更实际,更在乎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10元现钱。如果在报销过程中将报销费用扣除为农民下一年度的参合资金,要比从口袋里掏现金更容易让农民接受。这也正是滚动式预缴费制度的生命力所在。”

  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必须有5项条配套措施

  赣榆县卫生局局长王靖元说,滚动式预缴费制度的确解决了传统筹资方式存在的几个问题,更适合在欠发达地区推广,但这种推广必须以相关配套措施为前提。首先要建立保大保小、合医药合防保的补偿模式,通过“保大病”保证大病统筹和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政策目标,通过适度保小病与合作防保,扩大受益人群和受益范围,为预缴费提供经费基础。

  其次要建立以镇为主的管理体制,设立县镇两级资金,镇级资金(基本医疗基金和部分大病统筹基金)按镇人口包干使用,充分调动镇合管办和镇村两级卫生机构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强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县、镇合管办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严格监督卫生机构票据,防止过度医疗,通过规范运作确保资金安全。

  四是要强化卫生机构的管理,提高合作医疗供方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卫生服务的安全与合理。尤其要加强镇村两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和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为合作医疗的运作提供有力的载体。要加强药品招标和药品限价工作,减轻药品费用负担。

  五是要开展持续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宣传用小的投入换取大的保健治病的回报,宣传预缴费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其目的是使参合农民长期参合,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