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日前成立的首家公办专业健康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梅江健康体检中心的专家史重华、林梓家和李丽敏主任医师认为,目前人们在体检上普遍存在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能吃能喝,身体无任何不适就是健康,没必要体检。
史重华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单指生理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按此标准进行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人群已超过总人群的70%,不健康人群超过15%,仅有不足15%的人属于健康。亚健康人群如不注意及时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最终将导致疾病;反之则走向健康。其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以及癌症患者,在早期几乎无症状,可一旦出现不适则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误区二:自己年纪轻,能有什么病?体检只是老年人的事。
林梓家说,由于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加上多坐少动、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腰颈椎疾病、骨质疏松等一些原本老年人易患的疾病都呈现低龄化趋势,20多岁得了腰间盘突出,30多岁患上高血压,40几岁就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合并症等病例屡见不鲜。
误区三:体检一次万事大吉,三五年无忧。
李丽敏说,许多人在一次体检后看到自己身体一切正常,就觉得万事大吉,认为这结果能管很长时间,三五年内都不用再体检。实际上,人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发生着细微变化。一次体检结果并不具有长期意义,甚至几个月内就可能改变。因为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等疾病发展速度快,且症状不明显,让人很难察觉,一旦察觉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体检要坚持定期进行,因为其真正意义在于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偶尔体检起不到应有作用。
史重华建议:1、体检前别贸然停药。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用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而且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影响轻微,可忽略不计。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2、不要随意舍弃检查项目。目前专业健康体检服务机构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制定了个性化体检套餐,其中所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对早期发现疾病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对40岁以上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其真有病变,自然因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果不言而喻。
3、不可轻视体检结论。体检结束后,专家将会给受检者开出个性化健康处方,告诉其“问题指标”可能存在的隐患,是否需要复检,今后工作、生活应注意哪些方面,在饮食等生活方式方面应采取的措施等。这对实现“没病早防、有病早治”,真正实现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受检者不可只注重体检过程而忽视体检结论,不仔细阅读或不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原有意义。
史重华最后强调,现在有些保健品公司打着健康体检旗号在社区免费体检,其实质是推销保健品,所以体检结果多具欺骗性。因此建议关爱健康的人们到质量过硬的专业健康体检服务机构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