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发布的儿童感冒药研究结果引发众多媒体的报道,一时间“感冒药含有毒成分”、“感冒药有致命危险”等说法引起了公众对儿童感冒用药的恐慌和担心。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主任宋立刚。
宋立刚说,综合国际上发布的关于儿童使用非处方(OTC)感冒药的安全信息及许多国家药政部门建议,今后四种成分的OTC感冒咳嗽药,6岁以下儿童不应再继续使用,6至12岁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2岁以上儿童及其成人按照推荐剂量服用是安全的,前提是不能随意超剂量、超疗程或重复用药。这四种成分包括:抗阻胺类如溴苯那敏、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福尔可定;祛痰药如愈创甘油醚、吐根;减充血药如去肾上腺素、伪麻黄碱、麻黄碱、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等。
宋立刚说,近年来,国内外儿童感冒药特别是OTC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认为,目前对儿童感冒的治疗是过度的,往往抗菌的、抗病毒的、缓解症状的药全用上,这是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其次,感冒药和抗生素一样,已成为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感冒药的误用、错用、过量以及重复用药。例如,英国公布的3个小孩因服用感冒药死亡的原因,都是查出伪麻黄碱的大幅度超量,原因是重复使用相同组分的药物。
对于儿童合理使用感冒药的问题,宋立刚说,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抗感冒药对病毒无效,仅仅是缓解感冒症状,甚至不能缩短感冒的时间。对4岁以下小儿感冒采用多饮水、多休息和其他一些物理方法,比如物理降温、冲洗鼻子、注意通风等方法,同样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不论是儿童用药还是成人用药,有一个永恒的原则一定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如果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注射。一般仅有轻度流涕、打喷嚏症状的无需使用解热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