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广东目前碘盐摄入富足,专家呼吁建议我省加碘盐应该因地制宜调整碘浓度。昨日获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民食盐碘化十年后广东三个城市青少年的碘营养状况》(下称《碘营养状况》)已经完成,该项目的相关调查数据将为我省明年下调碘盐量提供有力证据和科学参考。
全省碘营养水平较5年前明显降低
最近,部分媒体对“全民食盐加碘”提出质疑,认为部分地区“补碘过量”导致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甲状腺疾病增加。卫生部专家李素梅表示,目前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状态,但少数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水碘问题,卫生部明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如果所定碘含量不适合某些省份的实际情况,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酌情做出适当调整,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
那么广东的碘盐摄入情况如何?碘盐量下调的科学数据是多少?《碘营养状况》负责人、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表示,《碘营养状况》选择了最能代表广东省3种不同地理环境的3个城市:北部山麓地区的南雄、中部三角洲地区的广州以及西南部沿海地区的茂名来进行研究,这次流行病调查结果反映了我省施行全民食盐碘化10年以及2000年碘盐浓度下调5年后广东省3个城市青少年的碘营养水平,总人群MUI为231.7μg/L,8~10岁儿童MUI为204.0μg/L,较5年前碘浓度下调前明显降低,但还是略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等规定的碘摄入适宜量标准。
沿海地区食盐加碘要掌握好“度”
翁教授表示,该报告显示,经过多年补碘,我省摄碘量已经富足甚至略为超标,可下调碘盐量。据悉,目前该研究报告已经上报政府,将成为我省下调碘盐量的科学依据。
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临床医生反映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针对此观点,翁教授认为目前广东省乃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尚无证实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大样本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翁教授强调,近年来国内外对高碘致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均表明:碘摄入量和甲状腺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碘摄入量增加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趋势,碘超足量和碘过量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危险增加。所以,为了防治碘缺乏病,盲目补碘和过度补碘都是错误的,应当因地因人分类设计,实行区域化、个体化补碘方针。
翁教授表示,虽然目前尚未开展沿海地区碘致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研究,也就尚无科学结论证实,沿海居民目前的碘摄入水平会导致甲状腺疾病,但在沿海地区食盐加碘更要掌握好“度”,预防和避免碘过量对甲状腺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点却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