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检查

2009-9-24 13:47 【 】【我要纠错

  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在缓冲液中带负或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称为电泳。由于其等电点、分子大小、形状、带电荷量多少有差异,使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在一定的支持介质中可借以分离各种蛋白质。

  在临床化学中常用的电泳技术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糖凝胶法、免疫电泳法、

  聚丙烯酰胺法和等电聚焦法等。

  参考值

  目前国内作为常规蛋白电泳的支持物多为醋酸纤维素薄膜,其参考值各家报道也不尽相同。一般正常人为:

  ALB:62%~71%;0.62~0.71g/L

  α1:3%~4%;0.03~0.04g/L

  α2:6%~10%;0.06~0.10g/L

  β:7%~11%;0.07~0.11g/L

  γ:9%~18%;0.09~0.18g/L

  临床意义

  1.急、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血清蛋白电泳无显著变化,病情加重后可见总蛋白、白蛋白、α2、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的增高,随病情好转白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可逐渐恢复正常,而γ球蛋白仍维持较高水平。慢性肝炎时白蛋白、β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明显增高,A/G比值下降,并较急性肝炎时严重,其严重程度与病情发展成正比。

  2.肝硬化、肝癌

  白蛋白下降,β、γ球蛋白增加更明显,可出现β与γ难分而连续的“β-γ桥”。肝癌基本情况与肝硬化相似,所不同的是:①α1、α2球蛋白增加;②有时可在白蛋白与α1球蛋白之间出现一条新的区带,即甲胎蛋白的区带。

  3.肝外疾病

  (1)肾病综合征:白蛋白减少,α2、β球蛋白增加。

  (2)多发性骨髓瘤:β、γ球蛋白增高,并可在β、γ球蛋白之间或γ球蛋白处出现一条新的蛋白区带,即M蛋白区带。

  (3)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类似肝脏病变的情况,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