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迈出一小步 临床上前进一大步

2009-6-15 11:50 【 】【我要纠错

  大家熟知,检验和临床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由于检验人员通常只接触患者的标本,对临床资料知之甚少,只能横向观察各项检测结果,缺乏综合判断能力;而临床医师对所申请项目的意义、原理、干扰因素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偏重于纵向比较某一项检验结果的高低,不能灵活地判断结果。因此亟须加强检验与临床的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地、更直接地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肠病中心主任李世荣教授,请他谈谈是如何看待医院检验科的发展。
 
  检验科越来越受重视
 
  李世荣说,检验科在医院是一个小的科室,虽然不是大科,但是它对临床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个医院的临床水平决定于辅诊科室的发展水平,但辅诊科室的发展直接制约临床的前进,如果辅诊科室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临床也将得不到快速发展。
 
  李世荣坦言,虽然他有近50年的从医经验,如果光靠眼睛、手、耳朵、经验,仍然对很多疾病的诊断不很清楚。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看舌苔,摸脉搏,看脸色,看眼睛,再通过跟病人交流以确认病症所在。西医讲究望触扣听。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仅仅凭借这些简单的物理诊断技术往往解决不了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断问题,只有深入到组织、细胞、分子水平才能够看到病原、了解病因。因此,通过化验及各种影像检查技术才能发现疾病本质,确切地作出有利于治疗的诊断。比如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只有通过现代检查方法,才能确定它是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才能了解各种感染原对哪种药物最敏感。显然,这时微生物检查才能给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
 
  李世荣说,随着辅诊科室对临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医院领导,也非常重视辅诊科室的发展,检验、放射、CT等项目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引进先进、高端的仪器。
 
  分子诊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科哪怕是前进一小步,对于临床来说,就可能前进一大步。”李世荣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有些遗传性疾病,找不到病因,就不知道怎么治疗。现在通过基因诊断,能够从分子水平找到病因,过去治不好的,现在就有可能治好了。
 
  李世荣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重症抗生素性肠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它多发生于抗生素联合治疗,尤其是用广谱抗细菌抗生素治疗的病例。引起这种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厌氧细菌艰难梭菌。这种菌在培养过程中对氧非常敏感,要求严格的厌氧条件。一旦暴露到空气中就再也不生长。因此在分离、培养和保藏艰难梭菌的所有过程中,都必须在厌氧箱和厌氧室中进行。这种条件对开展和进行筛选控制重症抗生素性肠炎、结肠炎的药物带来极大的不便。过去一直不明白其发病机理,但是知道与抗生素有关系,后来厌氧培养技术的发展,很快找到了病因,厌氧培养技术就是指把微生物置于与分子态氧隔绝状态下进行培养。然后再针对这些细菌进行专门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随着分子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临床认识不到的疾病也逐渐地认识到了,分子诊断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带动了临床的进步。”李世荣说。
 
  两项东西不可丢
 
  50年的从医经历。李世荣告诉记者,作为医生,有两项东西不可以丢:第一,实践。医生必须要亲自看病人,深入调查研究,随时注意随访,注意观察,这也是累积经验的过程。第二,知识要不断更新。可以使一些常规的治疗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用新知识去解决。
 
  李世荣举例说,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因对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不多,因此治疗上较为棘手且极易复发。对于一部分难于治愈的病人,如果使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就没有办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根据近年对流行病学和病理过程的研究,人们认识到黏膜免疫系统对抗侵袭性肠内抗原的适应性反应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此,近年对该病的主要治疗焦点是采取各种方法,迅速封闭黏膜炎性通路,阻断炎症过程,从而达到消除结肠黏膜炎症的目的。
 
  李世荣认为,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包括临床医师更多地了解本院检验科的检验新项目和检验科的工作特点。因此,临床医师开展的科研课题应主动与实验室人员联系,制定方案,共同努力完成;也可邀请医学检验专家为临床开展讲座,对新开展的实验项目、标本要求、参考值、影响因素、临床意义等进行讲述,这不仅活跃了学术气氛,也可加深了解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