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体心理治疗在许多单位开展状况不够理想,即使开展多为支持性的,本文探讨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和用整合不同流派的集体心理治疗技术实施临床的效果。
关键词:集体心理治疗 因果论 精神科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Liang zhizhong, Xuan Xu,Xu xiufeng, Zhao Xudong Dept. of psychiarty of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P.R.China 650032.
Abstract: It is not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in many units, and the technique is mostly limited in supportive group psychotherapy although some units do it. The author suggest the reasons of these circumstances and evaluate the practical effects of the integrations of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group psychotherapy.
[Key words] group psychotherapy cause and effect dept. of psychiatry.
中图分类号:
集体心理治疗是指治疗师对许多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方法,集体心理治疗有很多种类[1] ,如普及性(支持性)、行为性、认知性、分析性、交互摸式、心理剧等,它不是个别心理治疗的简单相加[2],而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但因种种原因,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者对此重视不够,各种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开展的集体心理治疗多为普及性(或支持性),即由医生简单讲述疾病防治康复常识,并让病人集体参与讨论,病人从中获益有限。本文作者对集体心理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一、开展集体心理治疗的缘由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1、精神病学科中有关集体心理治疗的背景:目前,全世界约有大小400余种心理治疗方法,就治疗的对象而言,可分为个别式、家庭式、集体式三类。个别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在我国已有了的应用,然而集体心理治疗却存在一些下面的情形:(1)医学院校教学大纲基本未有涉及集体心理治疗,全国性经典教科书中也几乎是一笔带过,更谈不上系统授课;(2)迄今未见中国本土学者出版过此方面的专著;(3)在临床实践中,即使大型精神卫生机构也不够重视;(4)缺乏专业从事集体心理治疗的工作人员,临床工作者又似乎无暇顾及这一领域,即使已开展此项工作的同道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2、科室业务发展必然:
传统躯体治疗的确能对生物因素引起的重性精神疾病有良好效果,在目前医疗改革和逐步实施显得医学模式的大环境下,如何结合科室情况和特点,来解决精神症状以外的心理社会问题,是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3、患者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向: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入世,整个民族面临着思想和社会改型等问题的冲击,如城市化、失业、经济困难、性与婚姻问题、单亲家庭、企业破产、外资冲击、性病、酒依赖、自杀及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心理应激因素必将大为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拓广和加深,医疗需求越来越迫切和多样化。
4、病人康复后再度社会化的之必需:
由于受到“自我设计”等思潮的负面影响,病人有时可能不顾现实因素的制约,而规划自我发展的方向、设定奋斗目标,一旦在实施中受挫,便可能出现诸多情绪或行为问题,进而陷入痛苦的自恋的状态当中,出现适应水平下降;而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的协调一致[3]。因此,有必要对病人设计“再度社会化”的干预治疗措施,使他们回到一个有归属意识的团体当中,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
二、实施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
作者开展的集体心理治疗整合心理治疗中的不同流派,如:支持性、行为性、认知性、分析性、交互性、系统家庭治疗、道家认知治疗、森田疗法、主动式音乐、舞蹈及游戏治疗等)。整个治疗过程定位在“欢快、思辩、实用、互动”层面,具体操作如下:(1)预备:松弛训练。(2)集体唱几首短歌。(3)素质提高短课(如:普通话、英文、生活技能训练等)。(4)集体心理治疗中的治疗语训和/或命题的交互讨论(5)游戏互动。(6)体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7)主持治疗师小结并置作业,小队长负责督促。治疗安排在每天下午,整个过程历时1.5小时左右。
三、集体心理治疗的观察和分析:
1、 病人在集体治疗中有了实质性成长:
日常生活常识介绍使患者扩张生活知识;社交技能训练使病人重新审现自己的目光手势、表情及身体语言的运用;整理不同文化背景的真理性箴言形成认知治疗“语训”给病人带来正性的认知改变;角色扮演对生活遭遇的进行摸拟,提高了患者心理承受力;英语和电脑的训练使得病人的现代文明素养有了一些基本的补充。总之,在集体治疗中,拥有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历的参与者,共享他们不同的经验和成才过程,除病人躯体不适、精神症状逐渐得到控制之外,平时忽略了的心理潜能被大量挖掘出来,病人的生存、竞争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2、医患关系呈良性互动,陪护亲属也觉得受益非浅: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4],这种特殊关系有一定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加上体制等其他一些因素作用下,造成了目前我国大环境中的医患不良互动。我们要求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一起开放、坦诚、自然地参加集体治疗,当看到别的病友和同事打开心门疏泄后陶醉在快乐当中时,医患及家属们均会受到鼓舞,使患—患、患—亲、医—患的沟通就逐渐进入了开诚布公、彼此的了解信任的良性互动状态中。
3、提高了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医师也从中获益:
目前,每个医师需分管8—10个病人(有时可能更多),就生物医学摸式而言,泛泛施予躯体治疗是不觉吃力,然而在病人心理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医师要顺应心理—社会—生物摸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将集体心理治疗应用于临床后,除了使患者获得更处分的心理治疗外,每位临床医师下午仅花一个多小时参加,即可观察获取诸多信息,便于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并获得科研素材和灵感。医务人员参与集体心理治疗,可以在松驰训练、在音乐治疗、舞蹈治疗中适当休息紧张疲惫的身心,还可通过听课、游戏、比赛等活动丰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4、病人及家属支付费用心甘情愿:
在未实施集体心理治疗之前,家属们不时在费用支付时稍显微辞, 这可能与现有的云南省收费条目改革不到位等的实际情况有关,而与工作人员数量不够、临床事务繁杂、开展深层的心理治疗时间不够更有关系。然而,自病人接受了集体心理治疗,由于病人和陪护亲属从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帮助,认同了医护人员的劳动付出。因此在费用支付时,患方多无异议,这样就保证了医院、科室的社会经济效益。
5、拓展了传统集体心理治疗的应用范围,影响力获得认同:
由于作者将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理论技术进行了整合,而且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使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适应范围拓宽,如:①重精神病,神经症;②个性缺陷;③心身疾病;④儿童青少年问题;⑤人际问题;⑥婚姻问题;⑦适应障碍;⑧应激;⑨社会技能不足;⑩物质滥用;⑾性心理障碍;⑿正常人群潜能的发掘等。由于治疗适应症广泛,使得除住院病人和门诊患者外,甚至也吸引了“正常”的在校大中学生,媒体、残联以及来自台湾、美国的人文学者和婚姻治疗家也对此给予了关注。
6、成本投入不高:
基本不需过多经济和人力投入,只需组织管理妥善,并对治疗师的综合素质稍做强化培训即可开展工作。
如上所述,本文就开展集体心理治疗的原因和效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仔细深究仍可以发现:这一治疗方式整和不同流派的集体心理治疗技术,结合文化背景,实施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可持续存在的“利益”共同体系统,是一极具的社会经济效益方法,将成为是心理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32。
[2]郝伟.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
[3]余展飞、杨新发、林香玲.现代心理卫生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世界图收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248。
[4]David Armstrong. W.Gordon Lawrance Robert M.Young. Group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5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