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气候规律,每年的6月前后,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我国许多地方,都可能经历一种高温、高湿、多雨的天气时段,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梅雨季节。
梅雨天气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首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过程,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头晕、胃疼、胸痛、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人的心情忧郁、情绪低落,自然死亡率也会随之上升。据美国专家的调查,相对湿度达80%或更高时,事故会增加33%;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速记错误增加10倍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其次,梅雨天气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此外,梅雨天气,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梅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根于“高温高湿”,因而调整居室温湿条件,便成了梅雨天保健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有空调的用户,可采取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同时,梅雨期间,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同时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多脂肪、含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不要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以防中毒。
在我国江南许多地方,都流行着“梅雨时节点炷香”的保健习俗。如焚些芳香中药制成的香炷,可驱虫除霉,清静空气,使人免遭病患和虫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