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邓铁涛强调多培养中医临床“铁杆”人才 【中医基础版】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导师邓铁涛教授是获得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的名老中医之一。他看到一批中青年中医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兴和欣慰。他强调,发展中医药最重要的是后继有人,要多培养年轻的中医临床“铁杆”人才。

  他说,中医药虽然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目前中医最缺少就是临床过得硬的人才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培养名医的路子是对的,不过200名有些少,希望多培养一些。在培养时,要注重温习四大经典,因为四大经典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基础。其实,除《内经》之外。《伤寒论》、《温病条辨》、《金匮要略》三大经典讲的都是临床课程。有人说,四大经典作为基础教材是不是太古老?张仲景的《伤寒论》已经几百年了,作为现代教材,是不是不可理解?邓老举例说.美国的西点军校用的教材比《孙子兵法》还要古老,他们却培养了一流的军事人才。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中医是用《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学说作为指导理论的。

  现在 人们担心非典会卷土重来,到那时。即使卷土重来的不一定是冠状病毒,但我们中医一样有办法对付它们。靠什么?靠的就是《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学说。从公元3世纪到现在,中医对传染病的斗争一直没停。中医防治传染病不是针对病原体,而是辨证论冶。辨

  证论治的来源和思维就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再慢慢到 《温病条辨》。可以说,《温病条辨》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继续与发展。它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的。今天,我们要发展中医,也就是要继承四大经典系统的理论体系,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容易前进,容易成功。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现在中医有一些人只讲理论,脱离临床,非典来了,不是不敢上前,就是上去也束手无策。邓老体会到,由于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中医不管搞哪一科,都要从事临床。在临床时,要注意把科技与临床结合起来,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临床研究、验证,以进一步发展基础理论。而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大量临床型、技术上真正过得硬÷称得上“铁杆”的中医临床人才,因此要加大培养力度。他说,不久前,广东省中医院派去香港帮助抗击说明了中医后继有人,而且证明中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特别要为年轻中医创造机遇和条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弘扬中医。他寄语年轻的中医,要找准方向,深入钻研四大经典,并用中医的方法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相信不久,名医不再是七、八十岁老人,而在年轻时就可以成名成家。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