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建立在人性论、人文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个人自由思想和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基 础上,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高科技时代不断融汇人类所有文化精神(包括科学精神 、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等)而提升成熟的理性精神。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 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 病人的生命 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 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 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人文精神与整体护理在 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上显示高度一致性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 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整体护理如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如何把握好其发展的目标及内涵,已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无疑,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的责任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其中的人文思想是最为重要的,它始终是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也就是我今天所要重点阐述的培植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
整体护理的人文观,整体观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护理模式的最鲜明和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临床护理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倍受疾病因扰和折磨的病人,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人性的关怀,人格的尊重,人道的服务是首先强调的。从实施责任制护理到整体护理的深化,我们认为是一个持续的护理专业理念与行为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高品质的护理服务的过程,这种变革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通过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来逐步实现。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护理工作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度和转变。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疾病监护"等技能性活动,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整体护理对护士特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逐步认识护士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的质量和水平。
护理人员应当怀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努力而认真地工作,除从病人入院就详细介绍情况,询问病史与患者交谈外,还了解病人学历,职业、文化社会背景内容,根据其特点掌握心理沟通的技巧,创造良好环境,同情和帮助病人,对患者的年龄分别主动与之亲近交谈接触,使其对护士们产生亲切感,并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未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对病情复杂,治疗时间较长而怀有疑虑的患者,根据病情、年龄、性格、文化程度,职业特点进行耐心讲解和帮助,多作安慰,介绍新方法的治疗原则及用药过程,并介绍本院医护人员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细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对此有了具体的了解,以良好的态度和护理技术,舒适的环境,持久而热情的照料,周到而细致的生活护理赢得患者的信赖,使之感到安全、可信,更加积极主动配合诊治。尊重病人的生命,利用我们的技术知识尽我们的 全力护理病人,恢复病人的健康是 护士对病人的最大尊重,同情、关心、照料、合理运用技术等是这种尊重的具体内容;维护病人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任何病人,尤其注意对性病、艾滋病、老年和临终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病人的尊重。要承认和理解病人的信仰、习惯、爱好、价值观、合理的需求;公正地看待病人平等、合理的医疗权利。不因病人经济支付能力、地位、信仰等的 差异而在服务上有所不同,让病人了解和参与医护的有关过程,承认和维护病人合理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决定权。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护理人员应当培养感知病人情绪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有接纳病人的意识。如果把病人在自己的心目中排斥在外,病人发生的情绪信号就不可能使你产生反应。因而护士必须关注病人,以一种认真、尊重和重视病人的态度去倾听、观察病人的一言一行。其次,要有同理心。有意识将自己放置到病人的位置上,以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所发生的各种信息,要设身处地地想象病人的处境并感受病人的悲伤、欢乐、愤怒,而不是以自己的立场、思维方法先入为主地分析,作出判断。另外,要认识到任何情绪都是有原因的,有其背景的。设法弄清真正的原因,从整体看一个问题,才能体察真正的情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实例,并从中学到如何培养感知病人情绪的能力。例如,某患者投诉护理服务时,你急于辩解,患者就会觉得你根本不把他当回事,他会越讲越生气。换一种方式,则情况截然相反。首先耐心倾听,弄清对方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恰当地表示歉意或认同,让他知道你在听他讲话,他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口气将会渐渐放软。然后再作适当的解释,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