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止血凝血时间(BT,CT)
出血时间测定,延长见于血小板显著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严重肝肾疾患等;缩短可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脑血栓形成、心肌梗塞、血栓静脉炎等疾病。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正常值(P):
纸片法:1~3分钟
束臂法:1—6分钟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凝血时间测定(CI),延长见于血友病、凝血酶原缺乏症、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疾病。
正常值(P):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毛细管法:3~7分钟
试管法:4~12分钟
10.葡萄糖测定(glu)
血葡萄糖,增高见于糖尿病、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中风等;降低见于肝昏迷、急性肝炎、晚期肝癌、胰细胞瘤、低血糖症等疾病。
正常值(s):Folin一吴氏法:空腹血清3.9~5.8mmol/L(80 ~120mg/d1)
11.蛋白测定(Pro)
血液蛋白高于正常值,见于多发性骨髓炎、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失水、休克、阿狄森氏病等;减少见于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糖尿病、各种慢性发热、消耗性疾病、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慢性胃肠道疾患等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正常值(S):总蛋白60~80g/L(6—8克d1)、白蛋白40~55g/L(4~5.5克d1)、球蛋白20—30g/L(2—3克d1)。
12.蛋白电泳(PE)
白蛋白显著降低,α1一、α2一球蛋白显著增高,γ一球蛋白轻度或明显降低,多为肾病综合症。白蛋白显著降低,γ一球蛋白显著增加,α2一、β-球蛋白轻度增加或降低,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球蛋白不正常还可见于骨髓瘤,γ一球蛋白增加;白蛋白减少,可见于黑热病。
正常值:滤纸法,白蛋白35—50g/L、α1一球蛋白1—3g/Lα2一球蛋白6—10g/L、β-球蛋白7~11g/L、γ一球蛋白8~16g/L.
13.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2.0~4.0g/L(200—400毫克/分升)。增加见于心包炎、肝炎、胆囊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心肌梗塞、急性传染病等;减少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蛋白原血症、严重肝脏疾患、严重贫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
14.钾钠钙正常值(K、Na、Ca)
钾正常值(s)为16~22mg/dl或3.5~5.3mmol/L。升高见于尿毒症、组织损伤、尿闭、阿狄森氏病;减少见于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腹泻等。
钠正常值(s)为310~230mg/dl或136~145mmol/L。升高见于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高钠血症等;减少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腹泻、呕吐等。
钙正常值(s)为9~llmg/dl或4.5~5.5mmol/L。升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维生素D中毒、骨肿瘤、白血病、脊髓灰质炎等;减少见于佝偻病、骨质软化病、尿毒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15.二氧化碳结合力(c02一cp)
二氧化碳结合力(aP)正常值为50—56V0l%或22—28mmol/l增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代偿后的呼吸性酸中毒;减少见于代谢性酸中毒、代偿后的呼吸性碱中毒等。
16. 黄疸指数(II)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黄疸指数正常值(s)为。6单位(u)。增加见于黄疽疾患.达15单位时可行诊断。
17.总胆红素的正常值(STB)及临床意义
总胆红素正常值为2—17fμmol/L(0.1~1.0mg/d1)。增加见于黄疸疾患。
18.直接及间接胆红素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直接胆红素(SDB)正常值为0~6.8μmol/L(0~0.4 mg/d1),增加于肝炎、胆道阻塞黄疸等。
间接胆红素(SIB)正常值为3.4~10.26μmol (0.2~0.6 mg/d1))增加见于溶血性黄疸。
19.总胆固醇正常值(T-ch)及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正常值为2.83~6.00mmol/L(110~230mgdl)。增
加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肾病综合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减少见于贫血、急性感染、甲亢、长期营养采
20.非蛋白氮正常值(NPN)
非蛋白氮正常值(B)为:全血:14.3~25.0lmmol/L(20~35毫克/分升)。增加见于肾功能不全、脱水、心力衰竭及休克、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减少见于急性黄色肝萎缩、肝硬化等。
21.血清尿素氮正常值(SUN)
血清尿素氮正常值(S)为:二乙酰一肟显色法:2.5~6.4瑚mmmol/l(7~8毫克/分升)。增加见于急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肿瘤,、先天性多囊肾、心衰、体克、烧伤、脱水、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前列腺肥大及尿路梗塞等;减少主要见于急性黄色肝萎缩等重症肝病。
22.淀粉酶正常值
淀粉酶正常值(s)为:血清42~215单位(u)。简易稀释法:8~64单位(u)。增加见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癌、溃疡病穿孔、胆囊炎及胆道梗阻性疾病、急性腮腺炎、宫外孕、休克、创伤等;减少见于坏死性胰腺炎、肝炎、某些胆囊炎、严重烧伤、严重甲状腺瘤、妊娠毒血症等。
23.脂肪酶正常值(1iP)
脂肪酶正常值(s)为0.1—1.OkU/L(或0.1—1.OU/m1),增加见于急性胰腺炎、胰癌、胆道炎性及梗阻性疾病。
24.胆碱酯酶正常值(CllE)
胆碱脂酶正常值(S)为:血清(比色法):40~60单位(u);全血(比色法):75~140单位(u)。增加见于肝硬化复发后恢复期、急性肝炎恢复期、肾病、糖尿病(肥胖型)等;减少见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重症结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