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易感因素
(1)残余尿量:肾脏生成的尿液不断地由输尿管流入膀胱,起到冲洗和稀释的作用,膀胱能够充盈和排空,使膀胱内细菌不能大量滋长繁殖。另外膀胱粘膜有灭菌作用,或通过吞噬细胞,或通过循环抗体,也有人认为膀胱粘膜细胞产生或分泌有机酸和免疫球蛋白A-(IgA),具有杀菌作用。正常膀胱的残余尿量不超过10ml,在排尿后膀胱腔能完全闭合,则膀胱粘膜分泌液中的灭菌物质能直接与细菌接触而灭菌。人的尿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因此残余尿量增多使膀胱不能闭合,有利于细菌滋长和繁殖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凡是下泌尿系梗阻性疾患,如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神经性膀胱、结石或肿瘤等均可引起残余尿量增加,这些因素是尿路感染多次再发和不易治愈的主要原因。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2)特殊的生理状态:女性尿道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其发病率约为男性的8~10倍,且好发于婴儿、青年及更年期后的妇女,特别患有慢性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和附件炎等,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途径,或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尿路感染。妊娠期菌尿发生率高达7%,这可能与妊娠期雌激素及孕酮分泌增多,引起输尿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后期宫体膨大压迫输尿管及膀胱,导致尿流不畅等因素有关。产生由于阴道及子宫创伤、感染、全身抵抗生降低,或产程过长、难产等因素易引起尿路感染。
(3)膀胱插管:男性尿道远端2cm处有细菌寄居者约为98%,5cm处为49%;女性可能更高。因此,导尿或膀胱镜检查时,常把细菌带入膀胱,有可能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