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诊断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摘 要] 目的 讨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方法 本文28例全部作了常规胸部CT扫描以及局部病灶区加扫1mm薄层,9例作了动态增强扫描,延迟时间分别在注射造影剂80~100mL后的30s,2min和5min。结果 本组28例共有51个肺段发现病变,其中肺结核常见部位占70.6%,少见部位29.4%,17例(60.7%)呈多个肺段病变,11例(39.3%)表现为单个肺叶或肺段病变,其中8例发生在少见部位。CT征象多表现为活动性病变,其中大片状实变影(17.4%)、空洞影包括1例多发小空洞(13.1%)、磨玻璃征(10.9%)和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病灶(17.4%),但结节和肿块影(30.4%)也不少见,并且其中7例病灶呈边缘强化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本组CT正确诊断23例(82.1%),误诊5例(17.9%)。结论 在少见部位的较高发病率和实变区内多发小空洞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肺结核,其临床治疗也较不合并糖尿病者难治,近年来这种合并症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且其影像表现也常变得不典型,病变进展较快,甚至可能与肺癌混淆。本文通过一组病例分析,着重讨论其CT表现特点。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1 材料和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临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8例,男24例,女4例。发病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5.5岁,其中Ⅰ型糖尿病7例,Ⅱ型21例,入院时测量血糖浓度范围105~363mol/L。全部病例作了胸片正侧位检查和常规胸部CT扫描(10mm层厚及间隔),局部病灶区作了1mm层厚HRCT扫描。9例结节、肿块和空洞病变作了动态增强扫描(3~5mm层厚及间隔),扫描的延迟时间分别在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ml后的30秒,2分和5分。本组肺结核的确诊经过:7例手术病理诊断,5例痰菌涂片和快速培养找到结核杆菌,另14例经临床症状(低热、盗汗、咳嗽等),实验室检查(血沉快、PPD强阳性),以及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好转和影像复查提示病变吸收缩小等综合性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