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医案——缺铁性贫血
国医病案号:9700854
程××,女,26岁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1997年7月12日初诊.患者近年来面色萎黄,心慌气促,低热.追问病史,一日三餐只吃素食,不爱吃肉类.化验检查:血色素60g/L,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清铁46μg/dl,骨髓中铁幼粒细胞12%,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舌淡苔薄白,脉数无力。
[辨证]长期偏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一致引发缺铁性贫血,系气血亏虚,气虚郁热
[治法] 益气补血,清除虚热
[方药] 康血宁VI+康血宁辅药IX(加减太白洋参,太白米,扫帚七等) 同时改变饮食习惯,并结合猪红瘦肉粥的饮食疗法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经治疗一个月后头晕、活动后气促、心慌逐渐改善,面色渐转红润,低热也逐渐消退,血红蛋白升至100g/L出院。出院3个月后来院复查血红蛋白130g/L。
点评:p12 临床上缺铁性贫血各种证型很少单独出现,更多的是混合出现,要综合灵活运用辨证分型治疗。同时辨病治疗也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辨病治疗又分病因治疗、铁质补充、饮食治疗。及时有效止血及消除原发病是防治缺铁性贫血最为重要措施。扫帚七等中药具有止血作用。可在治疗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加以上具有对症止血作用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