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张元林,男,40岁,于2002年12月1日下午活动时出现胸痛,休息后持续约5—10分钟缓解,自认为是“胃病”,未能重视。
12月2日下午17点30分左右张先生骑车时再次出现胸部闷痛持续不能缓解,下车后即晕倒在地,意识不清,由120就近送入武汉市武昌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除给予患者扩容、升压、提高心室率的治疗,并进行了急诊静脉内溶栓术。然而溶栓未获得预期疗效,张先生胸痛仍持续不消,病情进一步恶化,家属将其急诊转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求治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亚心”医院迅速召集了急救小组,在介入中心为张先生做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造影中发现他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介入医生熟练果断地应用导管技术疏通梗塞血管,植入了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床重新开放,避免了该血管滋养区的心肌缺血坏死。手术获得成功后,张先生转入心脏监护病房继续接受扩冠、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心功能等治疗。数日后病情稳定被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锻炼。现在张先生早已恢复正常工作,每当谈起生命垂危时的一幕幕,他总是感慨万分,现代高科技技术及医院高超精湛的医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专家点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介入中心 万海燕主任)
急性心肌梗死为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急性持久的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若能及时血管再通,则可挽救存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提高存活率,提高生活质量。该病若不及时救治,预后差。特别是大面积心肌梗死,死亡率高,即使成活,也会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目前心肌梗死的血管再通治疗有: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目前我国溶拴治疗已得到广泛开展,挽救了不少患者生命,但它应用范围较窄,再通率低,如同本文患者。这时就需要求助于更先进的方法——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该方法不仅对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适用,也对溶栓治疗失败的患者是一很好补救措施,我们称之为挽救性PTCA。它能更及时、完全、持久地疏通闭塞血管,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且创伤小,并发征少。该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急诊挽救性PTCA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