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一种以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和昏倒为主要症状的疾病。VVS属反射性晕厥,又称神经介导性晕厥[5],由多种因素触发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影响下视丘,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管扩张。若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可导致明显心动过缓时心排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脑灌注减少[6]。关于VVS的发病机制,多家文献报道均认为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存在障碍有关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人体由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时部分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和腹腔中,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压下降,从而激发了BezoldJarish反射,导致心脏抑制,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而发生晕厥[7]。正常人可通过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即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减弱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以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VVS患者由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当其呈头抬高位倾斜时,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兴奋,心室强烈收缩并激活心室后下壁的C纤维,使得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发放到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性冲动增多,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迷走活性增强,导致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重者发生晕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