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术前准备失误的防范 【预防医学与卫生管理】

术前准备失误的防范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手术前准备总的要求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而充分的术前检查和术前处置,使病人在尽可能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2.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

要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对病人的全身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全面系统地采集病史和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要注意外科局部情况,更要重视全身情况,以便发现影响手术耐受力的其它病变,如哮喘、肺心病、反复发作心绞痛或者近期有过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等病史的病人,手术耐受力很差;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炎急性期病人,一般是禁忌手术的;近期应用过皮质激素类有手术耐受力较差;有出血倾向者应予积极纠治;对消毒剂、麻醉与止痛剂或抗生素有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3.常规化验检查及其它检查

除体表肿声除等小手术外,都应做血、尿、粪的常规化验,以及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等检查。这些检查常可初步提示贫血、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如有必要或施行中、大手术时,可酌情选作下列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血沉、血型鉴定、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乳酸脱氢酶、硷性磷酸酶,钾、钠及氯化物测定,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4.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

手术耐受力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全身健康情况良好,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疾病。

Ⅱ级全身健康情况较好,外科疾病对全身虽有一定影响,但容易纠正,或重要生命器官有早期病史,但尚处于代偿状态。

对这类病人,一般不需特殊准备,或仅需短暂的一般性准备后,即可施行任何类型的手术。

Ⅲ级全身健康较差,外科疾病对全身已经发生明显影响,或重要生命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功能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Ⅳ级全身健康情况很差,外科疾病对全身已有严重影响,或重要生命器官有明显的品质性病变,失去代偿功能,经常需要内科支持疗法。这类病人,常伴有心脏疾患,呼吸功能障碍,糠尿病等,需作特殊准备后,方可施行手术。

5.手术时机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些疾病应避免在活期进行手术,如克隆氏病,外科结核病等;有些疾病应在改善受累脏器功能状况后再进行手术,如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如有营养不良、贫血或有其它并存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予适当治疗纠正后再行手术。

6.补充血容量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失血病人在手术前,应根据病情需要适量输血和输液。本文例2反复便血,血红蛋白仅20g/L(2g/dl)未予输血,以致在再次出血后死亡,例3消化道出血,仅补晶体溶液,未予输血或补胶体溶液,以致发生肺水肿死亡。对电解质失衡者,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所见予以纠正。本文例1有呕吐史,血钾低,出现心律失常时心电图示低钾改变,因未予补钾,以致死于低钾所致严重心律失常。

7.术前讨论

对大型、疑难或首次开展的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以便对术前诊断、麻醉选择、手术方式,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减少诊治错误,提高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