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发展的麻醉技术,兼有腰麻(SA)和硬膜外(EA)的双重特点。联合穿刺法采用有两点穿刺法[1]和“针内针”穿刺法[2],有损伤重和特制穿刺针。本作者采用普通硬膜外针和5G腰穿针(见照片),临床应用58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58例,年龄22~49岁,30岁以下36例,30岁以上22例,子宫肌瘤7例,卵巢囊肿5例,输卵管吻合3例,剖腹产45例。
1.2 方法 穿刺点:选用L2~3间隙,穿刺成功,先头向置管备用,后用 5G腰穿针插入硬膜外针,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待脑脊液出现于针尾,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3]2ml(10mg)或0.75%布比卡因1.4ml(10mg),随后拔出腰穿针,平卧调节平面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SA能满足手术的需求,可不用EA给药术中常规检测BP、HR、SpO2(用监测仪)。用针刺法测试感觉阻滞平面。15min后麻醉平面尚未达到手术要求者,经硬膜外导管追注2%利多卡因。血压下降,给于吸氧及加快输液速度,并给于麻黄素15mg。手术者同意术后镇痛者,接自控镇痛泵。
2 结果
本组58例均为一次成功,有3例因平面不足和平面减退而需复合EA给药外,其余病例均依赖SA完成期的手术。血压下降7例(其中4例体位性低血压,左侧倾斜15度),其余经滴壶静注麻黄素15mg。HR、SpO2在正常范围内。术中未发现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等SA所致的不良反应。本组麻醉时间平均118±43min。术后2~3天随访无一例术后头痛及其它神经系并发症。
3 讨论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CSEA操作尚需一定的熟练性,针内针技术一个潜在不利因素是硬膜外导管可以穿过硬脊膜的穿刺针孔[4]。
硬膜外导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可能与硬脊膜多次穿刺造成的针孔扩大有关[5]。经硬膜外穿刺针导入脊麻针注入蛛网下腔局麻药后拔脊麻针再置硬膜外导管给药,属一次性穿刺两种操作的麻醉方法,此法偶尔有经脊麻针孔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机会[6]。普通硬膜外针穿刺成功,先置管(细导管)后用 5G腰穿针(前头突出硬膜外针1cm见照片),避免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机会,并可节省价格较贵的腰-硬联合穿刺器械,使用于基层医院。CSEA将SA与灵活的EA联合应用,可达到取长补短的临床效果,因此麻醉成功率较高,麻醉效果较满意[2]。但EA用药,为避免漏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性,仍应注意分次少量给药,并随时监测麻醉平面以策安全。即便渗入蛛网膜下腔,其剂量也低于脊麻时的用药剂量,只要管理得当则能在临床应用,本组联合麻醉实施除了极少数病例经导管追加小量局麻药外基本都依赖于脊麻维持实施手术,不仅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和良好的手术环境受到妇产科临床医师的欢迎,此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祝力群,赵民,胡风蕴等.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麻醉与镇痛2003,5(3):190.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2. 杨璐,李树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体会.中国麻醉与镇痛2002,4(4):275.
3. 王明安,王明德,刘祖才等.主编.产科麻醉手册.第一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2:187.
4. Lyon G, Macdonald R, Mikl B. Combined epidural/spinal ana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Anaesthesia,1992,47:199.
5. 邢云飞,李百玲,张青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科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5):297.
6. 洪性基,房明,李少岩.脊麻与硬膜外阻滞联用的探讨.麻醉学论坛2000,7(3):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