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抢夺生命只需一双手” 【护理相关讨论版】

本报讯(记者杨力勇通讯员常凤英张世忠)日前在郑州召开的国际高级心脏复苏(ACLS)和心血管急救推介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心脏病人病发后的5分钟是最佳的抢救时机,要让第一现场目击者成为与时间赛跑抢夺生命的人,所需的只是一双手。为此专家们呼吁要大力普及心肺复苏。
  美国医学会委员Dr.Morse说,一套成熟的急救标准在病人抢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美,几乎每位临床医护人员都要接受ACLS培训,即使一个城市、一个社区急救网络再健全,救护车到达现场最快也需要几分钟。在这一时间里,现场“第一目击者”如果具有识别猝死的基本知识,并实施早期急救是极为重要的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
  郑大一附院刘保池教授认为,心脏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不但要求医生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患者家属也应当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以便能在这5分钟内达到最佳的急救效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急救医学在组织、临床处理及管理上并没有一套成熟的统一标准,公众急救知识也很缺乏,约70%的突发意外患者死于院前急救,而全国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者仅有120万人。要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除了普及推广“第一目击者”的急救常识,更要提高救护人员的技能和水平。熟练掌握通过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ACLS及急诊、急救规范标准,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