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辉:我国慢性乙肝患者大多未行抗病毒治疗
目前,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已逐步为人所认识,但是鉴于国内临床治疗水平较低,尤其是关键性诊疗手段——抗病毒应用率远低于国际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教授庄辉呼吁:亟须大力加强一线医生和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以提高中国乙肝诊疗水平;与此同时,普遍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公众(包括患者)对乙肝的正确认识也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近日在印尼召开的第15届亚太地区肝病学会年会上,庄院士向国内媒体披露:包括上海、北京、沈阳等六大城市的一项新近调查表明,约有81%的正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关注乙肝年’,卫生部今年将乙肝列入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整个社会对乙肝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我国医务人员在乙肝诊疗方面的水平还很低,广大的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还在为寻找有效治疗的漫漫长路上艰难跋涉。”庄院士指出:慢性乙肝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其意义在于持久抑制病毒复制,防止肝脏病变的进展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医生和病人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本届年会上,包括庄辉院士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学者指出:抗乙肝病毒治疗已进入了“抗病毒药物治疗”时代,包括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恩替卡韦等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