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和方法
男34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5岁。所有病例在伤后24小时内入院并排除复合伤,其中脑挫伤22例,硬膜下血肿20例,硬膜外血肿4例,均经CT或MR扫描确诊。健康对照组男18例,女2例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分别于入院24小时、3天、3周抽取静脉血2ml,置于含2%EDTA抗凝试管中,1500rpm离心,取血浆使用sAPO-1/Fas(CD95)及IL-10、IL-13试剂盒,采用ILISA法,用RAINBOW型全自动连续扫描酶标仪,读450nm处吸光度值,计算Fas、IL-10、IL-13的浓度,以pg/ml表示。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结果
1.血浆Fas含量:伤后早期升高(35.77±10.26pg/ml),3天后逐渐减少,3周时接近正常(19.01±3.86pg/ml),24小时及3天时与对照组相比(16.25±5.83pg/ml)有明显差异(P<0.05)。
2.血浆L-10含量:伤后早期升高不明显(0.039±0.017pg/ml),3天左右明显升高(0.134±0.028pg/ml),与对照组相比(0.036±0.025pg/ml)有显著差异(P<0.01)。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3.血浆IL-13含量:与IL-10变化相似,但伤后早期就明显升高(1.205±0.087pg/ml),第3天时达峰值(1.538±0.029pg/ml),与对照组(0.916±0.046)比较差异显著(P<0.01)。
三、讨论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Fas与其配体FasL结合,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性脑外伤中观察到凋亡细胞占整个坏死神经元的10%左右。其数量随外伤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凋亡细胞出现的高峰时间是伤后24~48小时。本文结果患者血浆中Fas升高在伤后24小时就出现,3天时达高峰,随病情好转Fas浓度逐渐下降接近正常值。
研究表明脑外伤病人的脑脊液中存在着较多的凋亡白细胞,IL-10、IL-13已被证实可介导脑外伤后发热、血管内皮渗透性增加和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增加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粘附作用。伤后IL-13一般反应较IL-10早,作用温和持久。本文检测显示,IL-10在72小时升高明显,IL-13在伤后即升高,至第3天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Fas间存在反相关关系,可能对脑外伤后凋亡来说是一种抑制性保护作用,也可能是与Fas因果关系相互转换的过程。
。